香港新闻网7月3日电 由香港特区政府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康文署)策划的“中华文化节2025”邀得上海徐汇长桥江南丝竹乐团8月上旬首度来港举行两场音乐会。作为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团体,乐团三名江南丝竹传承人将与多名青年职业演奏家演绎“江南丝竹八大曲”(“八大曲”)中的传统乐曲和其他名曲,以百年丝竹乐韵勾勒出地道的江南韵味。
图源:政府新闻处
江南丝竹音乐是流行于江苏南部、浙江西部、上海地区的传统合奏音乐,主要由二胡、扬琴、琵琶、三弦、笛子、笙等中国弦(丝)乐器和管(竹)乐器所组成,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其艺术风格以“小、细、轻、雅”为主,演奏技巧繁多,包括“放慢”(扩充原本乐曲的音调节奏)、“加花”(插入新的旋律音)等,配以演奏者之间的默契和即兴演出,令曲调变化万端,引人入胜。江南丝竹曲目丰富,以“八大曲”最具代表性。
上海市级江南丝竹代表性传承人周峰(笛子)和刘跃华(二胡)、徐汇区级江南丝竹代表性传承人糜佩蓉(扬琴)将联同多名笙、琵琶和三弦演奏家,在两场音乐会中演奏“八大曲”的《欢乐歌》、《三六》和《中花六板》;另会带来丝竹名曲《熏风曲》和《阳八曲》。此外,每场音乐会均会选奏不同的作品,首场音乐会将有“八大曲”的《慢六板》和《行街》,以及丝竹名曲《霓裳曲》;第二场则有“八大曲”的《云庆》和《四合如意》,以及脍炙人口的《春江花月夜》。
上海徐汇长桥江南丝竹乐团致力以原生态方式保护和传承传统江南丝竹音乐。乐团成员均祖辈相传,玩奏江南丝竹数十载,熟悉传统演奏技法。乐团于2024年获认定为第七批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团体。
首场上海徐汇长桥江南丝竹乐团音乐会于8月2日(星期六)晚上八时在牛池湾文娱中心剧院举行;第二场音乐会于8月3日(星期日)晚上八时在上环文娱中心剧院举行,票价分220元(港元,下同)及280元,现于城市售票网发售,电话购票请致电3166 1288。由即日起,购买指定“中华文化节”舞台演出节目、中国戏曲节2025“戏曲电影欣赏”及《大师传艺‧寻古知新》讲座系列可享团体购票或套票优惠。查询节目详情及购票优惠,请致电2268 7321,或浏览网站。
本节目设有音乐会前讲座(普通话主讲),讲题为“丝弦清音,明清雅韵—江南文化中的丝竹音乐”,于8月3日(星期日)晚上七时在上环文娱中心演讲厅举行,由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教授萧梅和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李亚担任讲者,讲述江南丝竹音乐的发展及传承,探讨即兴演奏原理,引领观众发掘其魅力和文化内涵。免费入场,座位有限,先到先得,额满即止。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