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闻网7月2日电 今年7月1日是香港回归祖国28周年的大日子,也是本届特区政府上任满3周年。香港报章7月2日就时事热点发表社评。
《大公报》发表社评:迎难而上敢破局 事在人为有担当
特区政府建立起“以结果为目标”的施政理念,取得了一系列亮眼的成绩,擦亮了香港的一个个“金字招牌”,粉碎了敌对势力对香港的抹黑攻击,也让不少香港怀疑论者彻底改观,这是香港从由乱到治迈向由治及兴的生动写照,也为实现香港更好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展望未来,香港可以说是挑战与机遇并存。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世界大势变乱交织,但东升西降的历史大势不可逆转,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不可逆转,中国推动高水平开放不可逆转,这为不稳定、不确定的世界注入了稳定性和确定性。“一国两制”之下香港拥有的“内联外通”优势因此更加凸显,如今对香港来说是天时、地利、人和皆备,抓住这一前所未有的黄金发展时期,香港就能顺势而上。
香港中通社图片
《文汇报》发表社评:改革求进破藩篱 创新创造谱新篇
过去3年,特区政府以改革为突破口,在多个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在维护国家安全方面,特区政府完成了基本法第二十三条本地立法的宪制责任,完成了历届政府想做而未能达成的历史任务。如今,香港在最安全城市排名中位列全球第七,社会大局稳定,市民生活安心。在管治层面,现届特区政府成功建立起“以结果为目标”的施政理念,使得政府工作效能大幅提升,政策落地更加迅速有效,真正做到了“民有所呼,政有所应”。
《香港商报》发表社评:提供确定性 香港作典范
有了高水平安全的确定性,才有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不论经济抑或民生的发展皆然。李家超提出的另外两方面重点工作,分别是加快发展北部都会区,以及着力改善民生。北都是香港加大发展的新引擎及新增长点,其国际创科新城定位,既有利创科发展,为香港注入新优势新动能,并作为集聚国际高端人才的高地,壮大创科人才生态圈,也可跟金融相辅相成,吸引科企来港设研究基地兼同时在港上市集资,助力提高香港及港股的科技含量,亦可作为加大跟内地交流对接的支点,包括透过港深创科园河套合作区来推动两地协同发展;此外,科研成果尚可用诸民生领域,由“创科+”到“AI+”除了推动经济升级转型外,其实也可落地跟日常生活接轨。事实上,北都本身还承载着大量住屋以及大学城、新医院的落成等,可解决方方面面的经济社会发展所需。本届政府努力落实告别㓥房,经已出招取缔劣质㓥房,又积极兴建公屋及引入简约公屋,配合打击滥用公屋问题,有效将公屋轮候时间从6.1年降到5.3年。另外,随着其他精准扶贫措施以及基层医疗健康蓝图等的落实,加上积极“抢人才”理顺人口结构,不少积压已久的社会问题的解决都获得了明显突破以至破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