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论】何嘉慧:铺就成才之路,戒除香港教育中介依赖症
创始人
2025-06-27 01:01:55
0

近期香港院校接连发生入学成绩或学历造假事件,背后多有教育中介(下称“中介”)违规操作的身影。尽管中介行业乱象(如文书造假、夸大宣传)屡见不鲜,内地学生对他们的依赖却有增无减。这矛盾现象,实则是多重现实困局与心理因素交织的产物。

香港中通社资料图片

语言关卡与资讯隔膜

部分内地学生英语口语能力较弱,对托福、雅思等公开试信心不足。中介承诺的“考前突击提分”,甚至游走灰色地带的“面授保分”,对部分人俨如救命稻草。收生面试环节中,中介凭借接触大量申请个案积累的“题库”与经验,其提供的面试训练,成为学生眼中的“通关秘笈”。

资讯筛选惰性与障碍

香港院校课程资讯普遍以英文传达,篇幅较长,内容复杂。学生在择校过程中,面对英文资讯易生筛选惰性与阅读障碍,不得不依赖中介提炼关键要求及申请流程。而部分学生时间管理意识薄弱,“拖延症”严重,在滚动招生的模式下,学生只能寻求中介帮助,制订申学时间表,辅助甚至代办执行文书撰写、申请递交等工作。

贩卖焦虑与伪装陷阱

中介深谙资讯落差,在社交平台精准散播焦虑:渲染香港升学竞争激烈、强调“自行申请难入名校”,甚至伪造成功个案。这些资讯迅速扩散,放大的恐惧催生“急病乱求医”的依赖。更隐蔽的是“伪装攻略”——中介假扮“师兄师姐”,以个人身份“分享心得”,实则巧妙植入中介服务,利用学生的从众心理及对“过来人”的信任,布下难以识破的罗网。

虚构权威假象

尽管中介难从院校获得政策倾斜甚至是建立正式合作关系,部分中介透过参与教育展览、论坛等活动,确能与个别院校招生人员建立联系,或掌握如剩余收生名额、实际最低收生要求等非公开资讯。这些零碎优势被无限放大、包装成“独家资源”甚至“内部渠道”。更有甚者,直接虚假承诺“校董推荐”、“保录取”,利用学生对“捷径”的渴求,建构权威假象,将依赖推向顶峰。

结语:破困之道

明知行业风险重重,内地学子却难舍中介。这份依赖,源于语言短板、资讯壁垒、行为惰性、焦虑行销与走捷径心态的叠加。  

解困不仅需要监管机构加强行业规管、严打无良中介的违规行为,学生亦需提升资讯辨别能力,院校更应主动提高资讯透明度及加强支援服务。学子唯有专注提升自身综合能力,方能挣脱无形枷锁,在升学路上掌握自己的航向。


(本文作者何嘉慧为香港高等教育评议会会员)

(本文为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媒体立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扩大“湾区... 香港新闻网7月31日电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31日宣布扩大“湾区账户通”服务账户办理地区至中国内地所...
香港警队新任“一哥”周一鸣:警... 香港新闻网4月2日电(记者 张明臻)香港新任警务处处长周一鸣今天履新,他在警察总部会见传媒时提出未来...
180度大转弯?美国豁免手机、... 香港新闻网4月13日电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
研究指香港未来10年点对点交通... 香港中通社3月25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正就网约车平台研究相关规管措施,网约车平台Uber于25日公布香...
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市民期待... 香港中通社12月6日电题: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 市民期待拆“礼物”作者陈卓仪 梁嘉轩中央赠港大熊猫...
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5月6日电 题: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记者 罗光萍 陈卓仪  香港特区行...
香港歌手李国祥去世 终年60岁 香港新闻网3月29日电 香港歌手李国祥29日被证实离世,终年60岁。其好友周启生接受传媒访问时证实死...
中国收紧7类稀土出口管制 ... 香港新闻网4月7日电 中国4月4日反击美国征收对等关税,包括当天起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这些...
香港廉署接待“一带一路”两国斯... 香港新闻网3月26日电 香港廉政公署3月24日起接待一带一路国家斯里兰卡及赞比亚的反贪机构高层代表...
香港雇员2024年工资中位数达... 香港中通社3月24日电(记者 谭畅)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4日公布数字,去年5月至6月香港雇员的每月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