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之大者,为国为民。”中央港澳工作办公室主任、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夏宝龙日前在澳门调研,并与工商界人士座谈。夏主任对港澳工商界提出的四点希望,语重心长,发人深省,催人奋进。
新时代赋予香港工商界新的历史使命。在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贸易战阴云笼罩的背景下,香港工商界作为港澳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肩负著特殊的历史使命。工商界不仅要算好企业财务的“小帐”,更要算好国家发展的“大账”,以“商之大者,为国为民”的担当精神,发挥香港“超级联系人”的独特优势,讲好香港故事,维护国家利益,在变局中开新局,为香港由治及兴、为国家高质量发展贡献工商力量。
首先,工商界应成为香港故事的积极传播者。香港回归祖国二十八年来的实践充分证明,“一国两制”是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的最佳制度安排。香港工商界作为国家改革开放的参与者,也是国家稳定发展的受益者。从早期港商投资内地带动经济起飞,再到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开拓全球市场,香港工商界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在服务国家大局中实现了自身壮大。这段历史启示我们,香港命运始终与国家紧密相连。工商界的命运与国家和香港的前途息息相关,只有将企业发展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才能获得持久生命力和广阔空间。
其次,工商界应成为国家利益的坚定捍卫者。夏宝龙主任对港澳工商界和企业家提出的四点希望中强调,要坚守国家利益底线,将自身事业与港澳繁荣、国家发展联系起来,不要变成“软骨头”。在涉及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问题上,工商界必须旗帜鲜明,坚决抵制任何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正如夏主任所言:“在国家利益、民族大义面前,舍小我为大我”。
当前国际形势风云变幻,美国单边挑起贸易战,对华加征高额关税,严重扰乱全球贸易秩序与供应链稳定。而香港作为高度外向型经济体,难以独善其身。面对这一严峻挑战,香港工商界更应清醒认识到:在霸权欺凌面前,唯有团结一致,方能守正创新。
第三,工商界应成为创新发展的积极推动者。香港的独特价值在于其“一国两制”制度优势。当前,国家正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香港正加快融入国家发展大局。香港工商界可充分发挥在金融、专业服务、科技创新等领域的优势,助力国家产业升级。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更为香港提供了广阔的发展舞台。特区政府正深化与湾区城市的合作,在金融、科技创新、专业服务等领域实现优势互补。未来的湾区聚焦低空经济、数字经济、海洋经济、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的合作,正以高质量法治推动高质量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将为香港工商界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最后,工商界应特别重视培养青年人才,厚植家国情怀。夏宝龙主任指出:“广大青年不仅是香港的未来,也是建设国家的新鲜血液”,希望他们“自觉把个人的成长成才与香港由治及兴、与国家前途命运结合起来”。工商界可通过提供实习机会、创业支持等方式,帮助香港青年更好地认识国家发展,把握时代机遇。
历史告诉我们,团结一致、站稳国家民族立场是最好的护身符。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香港工商界唯有坚守“香港好,国家好;国家好,香港更好”的根本,善用“一国两制”独特优势,才能在抵御逆流中开辟新路,为国家发展扛起重担,共同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香港篇章。
(作者为港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侨联常委、香港侨界社团联会常务副会长程燕)(本文为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媒体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