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泽中学95周年校庆办中华文物展 逾70件珍品跨越新石器至20世纪
创始人
2025-05-13 22:02:46
0

香港新闻网5月13日电 为庆祝丽泽中学创校九十五周年校庆,丽泽中学与昔珍荟舍合办“丽泽荟萃  珍耀中华”文物展览,5月12日举办开幕礼暨专题讲座,展期5月7日至5月17日。由“昔珍荟舍”慷慨借出超过70件涵盖新石器时代至二十世纪的珍贵文物展出,亮点包括丽泽中学珍藏的日占时期半费学额捐赠纪录,是在日占时期捐赠半费学额的善长芳名纪录,文物不仅见证校史,更映照香港抗战时期的教育坚守。庆祝丽泽中学创校九十五周年校庆的活动,也同时庆祝抗战胜利八十周年的一段历史。

丽泽中学校监刘国伟牧师与导赏员同学合照

开幕典礼暨专题讲座邀得油尖旺区民政事务处余健强专员, JP、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馆长吴志华博士、昔珍荟舍李百贵主席、立法会陈凯欣议员、⁠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九龙工作部王育英科长、香港警务处油尖警区指挥官 翟伟杰署理总警司、教育局中学校本课程发展组总课程发展主任 吴咏欣女士,还有超过百多位不同人士参与,当中包括区议员、地区领袖、友好团体、大学学者、中学校长、老师等出席。

丽泽中学醒狮班同学醒狮表演后,由丽泽中学校监刘国伟牧师致欢迎辞及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馆长吴志华博士致辞。刘牧师回顾了丽泽中学自创校以来的发展,感谢所有支持学校的朋友和合作伙伴。吴博士则强调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文物对历史及文化教育的意义,以及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随后,昔珍荟舍的李百贵主席进行了题为“探古寻龙”的专题讲座,介绍龙在中华文化的重要性,例如提到龙纹的发掘与演变,当中也有文化象征意义,吸引了在场嘉宾及同学的热烈提问。讲座结束后,李主席亲自到展厅介绍展品,为参观者提供了更深入的了解。

立法会陈凯欣议员(左一)、丽泽中学校监刘国伟牧师(左二)、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馆长吴志华博士(右二)、丽泽中学李洁明校长(右一)

展览中,参观者欣赏到珍贵文物,体验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老师和同学合作,在布置、设计、安排活动、制作课程教学配套工作纸、规划导赏安排、电子书编制、展品录音导览、VR虚拟实境场景及专题网页等,都是互相帮助。此次活动不仅是对丽泽中学创校九十五周年的庆祝,也是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丽泽中学是一所基督教津贴男女校,创校以来一直坚持全人教育,持守基督教精神及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九十多年来一直默默耕耘,努力不懈,传承创新,展现文化氛围。李洁明校长表示丽泽中学的办学宗旨就是体现出中华文化的优秀一面,中华文化优秀之处在于积淀著一种奋发向上、追求卓越、开拓进取的精神,君子以自强不息。丽泽校名,出自《易经》兑卦“丽泽兑,君子以朋友讲习。”意思有二,其一是同学间能以善行相濡染,以知识相灌输;其二是教师们能教学相长,互相策励。校训“自强不息”,同本于《易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思是勉人当如日月之运行,周而复始,昼夜不息。

丽泽中学李洁明校长既是大学中文系毕业,又是资深中国语文及中国文学科教科书作者,深明中华文化与价值观教育、人文素养密不可分,在课程发展、教师专业、全方位学习等各方面都能希望融合中华文化的元素,例如文物展览,展现学校在传承和实践上所作出的努力,透过教师身教言传,同学的在知情意行上的实践,建构出全面的学习氛围。

展览分为“仰韶文化”、“二里头文化”、“明清珍品”、“广州十三行”及“钱币经济”几大主题。“仰韶文化”介绍分布在黄河中游地区的一种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以彩陶为显著特征,以红陶黑彩闻名,纹饰涵盖几何图案、鱼纹及人面纹等。“二里头文化”以青铜礼器(爵、斝)、宫殿基址和绿松石镶嵌工艺著称,其中灰陶三足盉造型典雅,可能用于温酒祭祀;绳纹灰陶鬲具宽大袋足,反映炊煮实用性,绳纹装饰粗犷,反映日常炊煮生活。社会阶层分化明显,拥有专业青铜冶铸和制陶作坊。从古代的青铜器、瓷器等各种器皿,大家可欣赏中国独特的工艺特色。而南青北白、辽铭文金银盘、商铭文青铜爵杯、唐三彩,让参观同学从不同的展品,深入了解古代中国的社会生活面貌,例如谷仓的模型,改变了传统农业的运作,透过不同的文物都有不同的故事,可以更加认识国家在科技、艺术、经贸方面的历史演变。“明清珍品”可以细赏清代帝王的龙袍、圣旨,让参观者鉴赏清朝皇室尊贵的宫廷文化,“钱币经济”则从古代的钱币和货币,带领大家探索当时的经济发展。“广州十三行”及“抗战时期”的军票及学校善长捐赠半费学额的文物,让同学都深入体会到文物与生活息息相关,有助强化学生对国情、中华文化、传统价值观的认识,今次的文物展览正好让同学从文物中活学历史,也让同学更加深入了解我国文化的底蕴,说好我国的历史及文化的故事。

选修中史科和历史科中四级庞俊伟同学表示,欣赏文物有助预备文凭试,举例广州十三行的文物,有助了解清朝时期一口通商的情况,及至鸦片战争之后,签订不平等《南京条约》,除割让香港岛之外,变成五口通商。“看完文物再加上一些延伸的阅读,有助自己对那段时期的历史有更深入的了解,考试时也能想起与文物相关的历史例证。”

中四级薛龙儿同学担任文物导赏员,她表示非常难忘,带领访校的小学生对中华文化也有一定的认识,例如他们看到瓷器上的绘制著名画作《清明上河图》的画面,可见中华文化已是不断传承的,只要我们努力说好我国的故事,会有更多人认识和传承下去。

个人、社会及人文学科总科主任陈佩俪老师认为在学校举行文物展览,除了能让学生近距离观赏文物之,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策展的过程中,学习与文物对话,因为藏品本身具有不同的历史意义,同时文物经历不同的年代也有不同的故事或经历,这些学问都不是简单在课本上可以写出来。同时展览又可以邀请不同的团体到校参观,同学充当导赏员的角色,又录制了声音导航,这些都是把服务学习、探索学科知识和兴趣融合在这个场景当中,更添加了网上电子书及VR元素,让展览变得更立体,延展的范围更广阔。

学校发展主任陈洁英老师表示有不团体预约参观,有小学和社区团体,当中长者也对文物深感兴趣,透过文物展览,也同时参与服务学习,相信对同学能建立自信,也培养同学对热爱社区,有责任心和服务精神。

李校长表示,此次展出的文物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生动盛载著前人的生活智慧与精神追求。“透过这些文物,同学们既能回溯过往的生活画面,也能从中汲取灵感,想像未来的可能性。”他强调,丽泽中学正迈向百年校庆,始终坚持将中华文化传统与基督教“爱与服务”精神融合,例如透过文物展览实践“朋友讲习”的校名理念。学校以“自强不息”为训,培养学生勤学、坚毅与谦和的素质,“正如展柜中的青铜器历经淬炼而弥坚,丽泽人也将在传统与创新的交融中,迎接未来挑战,贡献社会。”(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IDA携东亚银行探索香港稳定币... 香港新闻网12月11日电 香港金融科技公司 IDA 宣布与东亚银行有限公司展开合作,以支持香港的数字...
施政报告2024 | 香港劏房... 香港新闻网10月16日电 行政长官李家超今日(16日)表示,特区政府决定以立法方式制订住宅楼宇分间单...
教大学者喜讯频传 多领域研究获... 香港新闻网12月3日电 香港教育大学(教大)最近喜讯频传,多位研究学者在心理学、理财教育、英语学...
李家超:培育青年成立足香港、胸... 香港新闻网12月9日电 香港青年联会第32届会庆及会董会就职典礼9日举行,行政长官李家超以视像致辞表...
华为ICT大赛2024-202... 香港新闻网12月9日电 “华为ICT大赛 2024-2025 香港站颁奖典礼”(以下简称“华为ICT...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两个重点利好... 香港中通社12月9日电 题: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两个重点利好香港香港中通社记者 陈卓仪中共中央政治局1...
【最佳观赏位】2025香港跨年... 香港新闻网12月9日电 他来了,他来了!2025年进入倒数阶段,今年香港跨年烟花汇演继续办。维港烟花...
香港第三季多个行业业务收益录得... 香港中通社12月9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9日发表临时数字显示,今年第三季按年比较,不少主要服务行业...
【来论】刘喆:希望之路,还是漫... 中缅铁路,这条计划连接昆明与缅甸皎漂深水港的交通走廊,是未来中国通向印度洋的关键战略通道,也是中缅经...
全线亮灯!黄茅海跨海通道打造大... 香港新闻网12月9日电 中国粤港澳大湾区又一重大跨海通道工程——黄茅海跨海通道即将迎来正式通车。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