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闻网5月13日电 中美经贸高层会谈后,双方取得实质性进展,宣布大幅下调关税,让持续紧绷的关税战大降温。正在中东访问的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重申,美国对香港实施所谓“对等关税”违反世贸组织协定,会继续向世贸投诉。
此外,中美贸易会谈后发表的联合声明未提及小额包裹关税,因此该关税可能仍维持。香港邮政表示,现时继续暂停寄往美国而内载货品的平邮及空邮服务。
5月12日,中国及美国在瑞士发表了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美方暂缓对华24%对等关税90天,维持10%基准税率,并取消之后两次行政命令对华加征的关税。中方相应调整或取消对美方加征关税,并暂停或取消自4月2日起针对美国的非关税反制措施。
正在中东访问的行政长官李家超在当地见传媒时表示,中美首次关税谈判已经完成,某些关税会取消、某些会暂缓。他强调,香港是自由港,基本上是零关税,所以美国针对香港实施任何关税是违反世贸组织协定。指香港作为单独关税区,亦有自身在关税方面的政策,这方面香港会继续向国际贸易组织投诉。
香港中通社资料图
此外,中美贸易会谈后发表的联合声明未提及小额包裹关税。
路透社引述消息报道,联合声明中没提到美国向内地和港澳进口的小额包裹征关税一事,因此该项关税可能仍维持。
香港邮政回应称,正与美国邮政机关厘清有关关税事宜,现时继续暂停寄往美国而内载货品的平邮及空邮服务。
4月1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将来自中国内地及香港、价值800美元或以下的小额包裹关税税率由90%提高至120%。
对于中美经贸会谈取得实质成果,香港政商界亦十分有感。
中美就关税问题取得共识的速度,以及暂缓关税的幅度均超过预期,估计是因为美国需要中国的货品。香港浸会大学会计、经济及金融学系副教授麦萃才指出,美国部分超市及家电等商铺,现时其中国货品即将售罄,可能未来数个星期会出现缺货情况,将导致物价上升甚至加剧通账。因此美国政府急需与中国达成共识,相信未来90天将是出货高峰期。
香港立法会选委会界别议员陈颖欣表示,中国不跪、不让步、不牺牲原则立场,冷静应对美国霸凌,团结力量坚定捍卫自身权益、维护国际公平正义,用40日时间为其他国家及地区作出了示范和榜样。从经贸角度,现在中美恢复贸易,下一步要透过沟通机制收窄分歧,令美国撤销4月以来滥施的各种关税。
香港总商会理事会成员、经民联商界立法会议员林健锋认为,中美互降关税,港商可以“暂时松一口气”。他相信不少港商于未来两三个月可继续赶货,以应付圣诞订单旺季,市场各方均乐见其成,希望关税尽快恢复至关税战前水平。但经过关税一役,林健锋相信,不少港商均对美国贸易取态抱有戒心,因此会继续拓展新市场和升级转型,减少对美国市场依赖,不会掉以轻心。
香港中华总商会表示,中美联合声明有助两国经贸逐步重回正轨,对香港企业以至经济前景有著正面影响。全国政协常委、中总会长蔡冠深指出,美国是香港重要交易伙伴之一,香港也是美国第27大交易伙伴,美国对香港的贸易顺差过去10年达2715亿美元,这均说明香港和美国之间有著紧密的经济互动。中美双方调整关税后,有助缓和当前紧张的经贸局势,为市场带来喘息空间。
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也说,中美就关税问题取得阶段性进展符合两国及全球的共同利益,并有助维持全球贸易、投资、国际合作及供应链的稳定。但厂商会提醒业界,目前关税水平仍处高位,与业界有能力消化的“可持续”关税水平仍有较大距离,美国贸易政策亦存在不确定性,不能排除90天后美方重新上调关税的可能性。业界应密切关注局势发展,灵活调整策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