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通社4月16日电(香港中通社记者 梁嘉轩)第六届香港大学中国经济季度论坛16日在香港举行,活动聚焦中美贸易战。其中有专家预料,新关税政策拖累内地GDP增速,忧虑贸易战继续恶化,从关税扩展到服务贸易等其他领域;认为刺激内需是应对的关键,稳住楼市有助刺激市场消费信心。
2025年4月10日,消费者在山东省枣庄市一家超市选购商品。新华社图片
本次论坛发布《价格缓冲、风险缓释与新动能孕育:当前中国经济形势与政策展望》主题报告。港大经管学院经济学实务教授毛振华汇报时指出,美国发动关税战其背后是“美国优先”的核心原则,他分析,美国希望增加关税,推动制造业回流。其中,全球化美国跨国公司不断扩张,但美国制造业占本国GDP比重降至10%左右,而全球化和跨国公司发展未能惠及底层百姓,收入不平等问题不断加大。
他指出,对中国来说,加征关税对“三头马车”的出口造成最直接影响,中性情况下,即仅取消50%的报复性关税,对GDP增速拖累约2.1%。然而在悲观情况下即维持汇报当时145%的高额关税,意味著对美国的出口基本停滞,拖累GDP增速约3%。
为应对美国关税对中国带来的威胁,短期而言毛振华表示要“做好自己的事”,稳价格以创新为核心,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例如将低效、无效的基建支出转为居民部门的消费补贴。同时促进房价、股价等资产价格止跌回稳,提升居民消费能力。
毛振华同时强调,全球贸易体系重塑下,香港的外贸、金融和旅游等传统优势行业仍然会有新作为,更指出,中国内地仍然是香港转口贸易的主要目的地和来源地,占59%。
野村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陆挺认为,贸易战可能继续恶化,并从关税扩展到服务贸易等其他领域。在场不少学者表示,要稳住楼市,才能刺激中国民众的消费信心,从而扩大内需。
论坛关注中国房地产市场、美国债务及贸易战背景。港大经管学院助理教授李海石指出,特朗普政府的其中一个动机是民粹主义,制造业对“美国精神”、“美国梦”极为重要,服务业工作无法吸纳足够多的低技能劳动者就业。
其后举办的圆桌会议上,多名金融业界人士发表观点,关注人民币汇率、美国债务危机。(完)
下一篇:秦俑跨越千里赴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