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通社4月15日电(记者 黎金良)4月1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结束对越南的国事访问,启程前往马来西亚,展开东南亚三国之行的第二站。此次访问正值特朗普政府高关税政策引发全球贸易动荡之际,中越签署45项合作协议,涵盖互联互通、人工智能、海关检验检疫、农产品贸易等领域,展现在关税压力下深化合作的决心。
中国外交部网图片
习近平此访是2023年12月访越后再次到访,与越共总书记苏林、越南国家主席梁强举行深入会谈,就深化“中越命运共同体”建设提出六点举措,即增进更高水平的战略互信、建设更加牢固的安全屏障、拓展更高质量的互利合作、系牢更加广泛的民意纽带、开展更加紧密的多边协作,以及实现更加良性的海上互动。面对特朗普关税壁垒,中越双方强调反对单边保护主义,呼吁维护多边贸易体制。习近平在越南《人民报》署名文章中指出,“贸易战与关税战没有赢家”,为越南在中美博弈中的“竹子外交”提供支点。
值得注意的是,习近平特别提出尽早实现双方标准轨铁路、高速公路、智慧口岸全面联通,显示出以实际行动开辟新路径,降低对美出口依赖的决心。
越南作为东盟核心成员,其对华政策的示范效应显著。习近平此访通过深化中越合作,向国际社会展示中国作为可靠贸易伙伴的形象,与特朗普的单边主义形成对比。在关税压力下,中越的合作模式为东盟国家提供了替代路径,强化了中国在区域经济整合中的引领角色。
马来西亚担任2025年东盟轮值主席国,习近平来访,意义重大。在特朗普关税政策影响下,越南访问为马来西亚之行提供了启示作用。首先,越南在美国关税压力下,为习近平到访安排了最高礼遇,这种高规格接待不仅凸显越南对华政策的优先级,也为复杂国际环境下的合作营造了积极氛围。与此同时,中越同意4月16日至17日在北部湾举行第38次联合巡逻,深化渔业执法与海洋养护合作,展现管控南海争议的务实态度。
其次,在特朗普“对等关税”的价目表中,东盟是遭征收高额关税重灾区,越南的积极取态可视为东盟国家的一面镜子,同时带出团结才能对抗美国高压关税的信息。马来西亚作为东南亚制造业中心,在区域经济能发挥互补作用。
正如习近平在访问马来西亚前夕发表的署名文章所言,中马要深化互利合作,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加强产业链供应链合作,重点推动数字经济、绿色经济、蓝色经济、旅游经济合作,助力各自现代化进程。双方要共同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和开放合作的国际环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