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通社4月15日电(香港中通社记者 王丰铃)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打一枪换一地”,豁免电子产品关税后,将矛头对准半导体,又暗示汽车关税豁免。受访学者直言,特朗普的经济理论停留在上世纪,致使关税政策频频受挫回收,“乱拳”打不赢老师傅。
美国总统特朗普 图源:新华社
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11日将智能手机、电脑以及部分其他电子设备从“对等”关税中豁免,包括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的125%高额关税。
市场好不容易吃了一颗定心丸,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13日又急忙澄清,电子产品关税豁免是临时,半导体关税即将来袭,一至两个月内就会实施。美国商务部宣布,已依据《1962年贸易扩展法》第232条,发起针对进口半导体和药品的两起232国家安全调查。
对于之前强推的25%汽车关税,特朗普14日又松口称,正考虑免除进口汽车零部件关税,以便让美国汽车制造商调整供应链,有充分时间转用美国产零部件。此前受该关税冲击,奥迪、捷豹路虎等多家汽车制造商已暂停向美国交付汽车。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金融发展与国资国企研究所执行所长余凌曲15日对香港中通社表示,全球生产已呈网络化,更多是中间品贸易,如电子产品出口的并非最终消费品,而是零部件、原材料或中间件。对此施加关税或进出口限制,看似占了便宜,实际上会带来产业链的断裂,对美国相关产业冲击过大,也因此特朗普的关税进行不下去。
“特朗普的经济理论体系停留在上世纪,需要一次更新。”余凌曲直言,当前已用复杂经济、网络经济、全球产业链及供应链等新型理论来解释全球贸易,而特朗普对关税和贸易的看法,仍沿用重商主义比较优势那一套,属上世纪理论产物。
半导体关税已打响前奏曲,特朗普这次能坚持下去吗?余凌曲分析,半导体出口也多是中间品,中国已是全球中低端甚至部分高端芯片的供应链核心,包括美国汽车在内的产业均以中国产芯片为核心零部件。半导体关税落地,必会冲击美国本土产业,如汽车减产,价格上扬,政策仍会推行不下去。即使按特朗普所设想,所有零部件供应链核心都回流美国,产品成本会变得极高,价格增长数倍,根本无法在市场售出。
余凌曲指出,特朗普在一个方向进行不下去,就换个方向,似乎想不断出招,“乱拳打赢老师傅”,看能否击中中国的薄弱环节。短期内或会造成中国产能过剩,长期来看,一方面特朗普的政策难以坚持,一方面中国供应链具有韧性,底层技术有高度共通性,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产品布局并不难。未来,特朗普试探和针对的重点,仍会是美国利差较大的行业,如电子、机电设备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