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闻网4月15日电 香港报章4月15日就相关时事热点发表社评。
《大公报》发表社评:当好“数智融合”的超级联系人
香港中通社资料图片
在美国挑起贸易战危及世界创科发展之际,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亚太峰会昨日在香港举行。逾千名世界各地代表汇聚一堂,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时代下的发展机遇。与会的除多位重量级嘉宾外,还包括“杭州六小龙”中“两小龙”的创办人等,可谓星光熠熠。此次峰会的举行,彰显了香港“内联外通”的独特优势,必将加速香港建设国际创科中心的步伐。香港要以此为契机,积极创新作为,完善制度机制,全力做好“数智融合”时代下的“超级联系人”和“超级增值人”。
《文汇报》发表社评:把握机遇强化港元资产避风港功能
美国发起的关税战导致全球市场动荡,动摇美元资产信心,资金持续流入大中华市场,港元汇率近日转强,逼近7.75强方兑换保证价,引起市场关注。金管局昨日回复询问时表示,当港元兑美元汇率升至交易区间的强端时,金管局随时准备卖出港元,进而令银行体系总结余增加,并拉低港元利率,创造货币环境使港元脱离强方价。关税战导致美元避险功能“失灵”,香港作为国际风险管理中心的功能更加彰显,增强对资本的吸引力。香港应把握机遇,识变应变求变,提供更丰富多元的管控风险产品,满足企业、资本对财资管理的需求,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优势地位。
《香港商报》发表社评:内地谷消费 香港逢良机
美国今届政府掀起的全球关税战,严重破坏多边贸易体制及全球化进程。应对关税讹诈,“去美国风险”成为当务之急,特朗普的孤立政策亦迫使世界各国贸易需要动态转移。
香港作为国际自由港,奉行自由贸易政策,倡导多边主义,保障货物、资金和信息等的自由便捷流动,是世人皆知的“超级联系人”,能为投资者提供一系列优惠政策措施,吸引更多外国企业来港寻求商业发展,并通过各项专业服务,协助投资者更好进入内地消费市场,深化经贸合作往来,推动多边贸易体制的稳定与发展,抵销关税战冲击。在重构供应链的同时,获得黄金发展机遇。
《星岛日报》发表社评:中概股遭美国驱赶 回流香港好事非坏事
最近有美国记者披露,特朗普政府考虑将在当地上市的中概股除牌,美国财长贝森特亦有类似的讲法。
在中美金融战的阴霾下,香港不是被动坐收渔利,而是因时制宜,主动完善相关机制。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我们设立了适合双重上市或第二上市的监管框架,容许阿里巴巴等大型中概股实现双重上市。数据反映,新的监管框架深受欢迎——过去3年,在港双重上市中概股占港股市值的比例已达到60%!这些选择回流的中概股,虽然在美国的机会少了,却可在安全的香港资本市场,一方面分散美国的政治经济风险,另一方面更易接触内地甚至亚洲投资者,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