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专访李成:关税大战被孤立的不是中国而是美国
创始人
2025-04-13 13:03:18
0

香港新闻网4月12日电(记者 李明珠) 执政两个多月来,美国总统特朗普发起举世震惊的“关税战”,引发国际社会多方批评。香港大学中国与世界研究中心创始主任李成11日接受香港中通社专访时指出,美国与全世界对著干,这场关税战冲击了美国的国际信誉度,被孤立的不是中国,而是美国。

李成(香港中通社图片)

自上任以来,特朗普政府不断挥动“关税大棒”,在全球范围内制造巨大混乱,带来诸多不确定性。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将如何改变世界格局?中国是否能够应对美国的高关税政策?特朗普的政策将对美国产生何种影响?香港中通社记者就有关问题对话李成先生,摘录如下:

美国与全世界对著干 中国早有准备足以应对

记者:中美围绕关税贸易过招不断,外媒形容中美进入铁腕博弈阶段,您是怎么评价当前的情况?中国是否能够应对美国的高关税政策?

李成:与其说这场贸易战是中美博弈,还不如说是美国与全世界对著干。可能美国最关键的还是要针对中国,但目前来看证据不是特别充分,而且美国的关税政策还在不断变化中。

不过,应对美国的威胁,中国已经做足充分准备。我们回过头来细看,十多年前提出的“一带一路”以及近年提出的“双循环”,都显示了中国决策者的远见卓识。在一定程度上讲,这些都是不得不做出的重大布局。因为世界经济增速减缓、全球经济结构出现变化、中国经济结构性变化都促使中国经济转型,但好在中国有巨大的市场来周旋,经过这么多年,我们看到中国在面对风险时已经有所准备。

从本身来看,中国现在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有广阔的市场,城市化程度还有空间。中国只要增长1%的城市化,将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巨大刺激。中国GDP的增长保持5%左右,但人均GDP还在上升,这对中国来讲是一个极大的优势。

随著这些年来美国内政外交的不确定性,中美关系并不是中国战略的重中之重,尽管中美关系可能是世界上最大的双边关系,但中国的外交重心开始向东南亚国家、欧盟转移。

贸易战对双方来讲是双输的,中国当然不愿意见到这种局面,不愿意与美国“脱钩”,但现在要求“脱钩”的是美国。总体来看,中国的处境要比美国好得多。这就是为什么中国的态度是奉陪到底,正所谓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受访者出席德尔斐经济论坛

美国内部的混乱、世界的混乱还处于早期的阶段

记者:特朗普的政策会对美国和世界格局产生什么影响?

李成:现在美国股票市场快速下滑,美国的中产阶级在股票上损失极其严重,这还仅仅是刚开始,美国绝大多数经济学家都认为特朗普的所作所为会加剧美国的通货膨胀。美国的劳工阶级本以为特朗普的政策能够帮助他们,但最后却造成了通货膨胀,加⼤美国经济陷⼊滞胀的可能性。对整个国家的经济社会现状形成冲击。

现在说美国是不是会进入经济衰退,可能还为时过早,但从长远来讲,特朗普这种经济政策是有损于美国的。特朗普关税战的前两天时间,就有5万多亿美元消失,纳斯达克进⼊熊市。现在最令人担心的是如果美国的股票市场继续往下走,同时美国的经济出现衰退,美国中产阶级是没有储蓄的,他们的生活会马上改变,这将产生一个问题:在明年中期选举和2028年大选中他们是不是还会选支持特朗普或共和党。

问题是美国内部的混乱还不止于此,特朗普所进行的内部改革,对美国官僚体系、教育、文化等各行各业的冲击极其巨大,这势必会在美国造成很大的混乱。美国还有很多根本性问题,两党你死我活的斗争不会消失、贫富差距会进一步拉大、移民政策的分歧、种族矛盾、女性堕胎权等争议,都极其尖锐,很难解决。

尤其要注意的是,这是特朗普第二次当选,如果说他第一次当选是偶然的,第二次当选则反映出美国整个社会的变化,所以说,特朗普是时代的产物,是美国混乱的症状,而非造成这些混乱的根本原因,也就是说没有特朗普的美国也会出现很多很难解决的问题。

除了美国国内混乱之外,特朗普政府还在国际上得罪了盟友,以出人意料的速度破坏了美国的盟友体系。

总体来看,曾经我们所熟悉的世界已经消失了,我们将面对一个非常不确定的、非常混乱的阶段,美国内部混乱、世界混乱正处早期阶段。

受访者供图

被孤立的不是中国而是美国

记者:在中美博弈下各个国家会如何站队?

李成:从外交的战略来看,对一个国家尤其是大国来讲,最怕的就是被孤立,现在要怕的不是中国,而是美国。

首先,这场关税战的“肇事者”不是中国而是美国,美国最初以中国未能阻止芬太尼流入美国为由,对华加征关税,但其实在芬太尼问题上,中国愿意与美国合作,就此而言美国对华发动关税的理由非常不充分,可谓十分离奇。

其次,这是场针对全世界的关税战,包括美国传统的盟友,这场关税战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冲击了美国在世界的信誉度,让美国的软实力、国际信誉度遭受极大损害,这是难以弥补的。

尽管现在一些国家想和美国进行谈判,但这不能说明这些国家对美国保留幻想,而是各个国家战略定位不同,也有不同的思路。

中国认同多极化,尊重不同国家的历史、文化、政治和经济,中国不会要求这些国家站队,而是让他们自己来做判断。中美贸易战或者是关税大战,被孤立的不是中国,而是美国,这一点必须要厘清。

受访者供图

中美关系的变化是结构性原因

记者:中美博弈背后的本质是什么?

李成:特朗普是极其不靠谱的美国领导人,这在我们有生之年是第一次遇见,在美国的历史上也是极其罕见的。但是,他是美国巨变的产物,不是原因。

基于同样的分析,中美关系紧张与美国领导人是谁关系不是特别大,而是美国所谓的结构性问题。美国认为中国对他们而言是威胁和挑战,在美国看来,全球化没有给美国带来好处,只给中国带来了好处,美国还认为中国要取代美国,中国的制度对美国形成了威胁。这一看法在美国两党甚至国内形成了普遍共识,认为美国处于吃亏地位的美国人,大有人在,这些结构性的问题,不会短时间内消失。

特朗普本身也充满矛盾,一方面他把中国作为主要的对手,但另外一方面,他也认为无论是外交还是国内经济政策跟中国的合作是他未来几年的关键,所以他释放出的信息非常混乱,难以辨别真假。

而且特朗普的对华政策会受制于他的团队,其以“鹰派”为主的团队会制造一些事端来“绑架”特朗普的政策。所以,未来特朗普还会释放真真假假的消息,不能排除他会对中国示好,但他的“不靠谱”会作出一些使人大跌眼镜的行为,中美关系还将面临挑战。

中国要做好两方面预设。第一,美国在关税上一直跟中国对著干下去,这种可能性有,但更大的可能性是特朗普到了一定时候因为没有得到实质的利益而收手,他一直想到中国来,由此不时对中国大讲好话。但中美的问题是结构性的,这不能完全改变。因为中国崛起是历史性的事件,美国很多人很难接受,还需要一个过程,我相信美国最终有可能接受这一事实,但还需要时间。

特朗普对待中国的方式就像一种“悖论”。一方面,他认为中国发展太快了而且是以美国的利益为代价,但同时他又羡慕中国的经济发展,羡慕中国的模式,预计这种“悖论”的态度在未来的几年中会持续。对中国而言,特朗普的“悖论”不仅是挑战,也是机会。(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施政报告2024 | 香港劏房... 香港新闻网10月16日电 行政长官李家超今日(16日)表示,特区政府决定以立法方式制订住宅楼宇分间单...
IDA携东亚银行探索香港稳定币... 香港新闻网12月11日电 香港金融科技公司 IDA 宣布与东亚银行有限公司展开合作,以支持香港的数字...
教大学者喜讯频传 多领域研究获... 香港新闻网12月3日电 香港教育大学(教大)最近喜讯频传,多位研究学者在心理学、理财教育、英语学...
李家超:培育青年成立足香港、胸... 香港新闻网12月9日电 香港青年联会第32届会庆及会董会就职典礼9日举行,行政长官李家超以视像致辞表...
华为ICT大赛2024-202... 香港新闻网12月9日电 “华为ICT大赛 2024-2025 香港站颁奖典礼”(以下简称“华为ICT...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两个重点利好... 香港中通社12月9日电 题: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两个重点利好香港香港中通社记者 陈卓仪中共中央政治局1...
【最佳观赏位】2025香港跨年... 香港新闻网12月9日电 他来了,他来了!2025年进入倒数阶段,今年香港跨年烟花汇演继续办。维港烟花...
香港第三季多个行业业务收益录得... 香港中通社12月9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9日发表临时数字显示,今年第三季按年比较,不少主要服务行业...
全线亮灯!黄茅海跨海通道打造大... 香港新闻网12月9日电 中国粤港澳大湾区又一重大跨海通道工程——黄茅海跨海通道即将迎来正式通车。12...
香港海滨长廊预计年底延长至29... 香港中通社12月8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发展局局长宁汉豪8日表示,香港海滨长廊预计会在今年年底延长至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