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闻网4月12日电(记者 一林)中美关税战持续升级,中国国家税务总局日前发布《关于推广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服务措施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将服务从试点推广至全国。在外贸承压下,这一政策背后是否隐藏著中国对美国高关税政策的策略?中国新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暨南大学旅游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董观志教授在接受香港新闻网、香港中通社记者采访时表示,这项政策是中国在关税战下,以消费端发力对冲关税壁垒的重要应对策略。通过简化退税流程,提升境外旅客消费体验,释放中国制造的吸引力,不仅有望刺激境外游客的消费意愿,更可能为相关城市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
董观志表示,国际旅游是重要的国际服务贸易,早在1980年代,就有“接待一个国际旅游者相当于赚取了出口6.4吨原煤的外汇”、“旅游是就地货物出口与服务贸易”等说法。
根据《公告》,境外旅客在指定的“即买即退”商店购物后,可通过信用卡预授权的方式立即领取退税款,而无需等到离境时再完成退税操作。旅客在离境时,经过海关核验身份和退税物品后,退税代理机构即一可解除信用卡预授权担保,完成相关手续。与传统离境退税流程相比,“即买即退”将退税环节提前,让境外旅客在购物环节直接感受到退税带来的实惠。
董观志说,在美国以关税壁垒抬高中国商品出口成本之时,中国通过优化境内消费环境,可将部分境外市场需求从‘海外代购’转向‘境内直购’,既缓解外贸压力,又激活国内消费市场。政策具有五方面的积极作用:一是政策便利了境外旅客购物消费;二是激励境外旅客的消费意愿;三是促进为境外旅客购物消费提供服务的窗口单位提高服务质量;四是活跃的购物消费与优质的服务质量提升国际旅游形象,从而拉动入境旅游发展;五是通过产业链供应链传导效应促进经济增长。
近年来,随著中国制造业质量的持续提升,越来越多的境外游客选择中国商品。中国轻工产品、电子产品、服饰箱包、文创设计品等以高性价比和创意设计闻名,而离境退税政策的优化无疑进一步提升了这些商品的吸引力。
“政策的全面推广,不仅利好境外游客,也为中国城市创造了新的商业机遇。”董观志说,最近几年,中国的国际服务贸易增长比较快,这是包括实施离境退税政策在内的各项国际服务贸易综合发力的结果。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的数据,2024年,中国入境旅游市场逐步恢复,全年境外游客达到6500万人次,同比增长约50%。随著新政策的实施,这一数字有望进一步攀升。“即买即退”政策的全国推广,既是中国优化外贸结构、提振入境旅游市场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应对国际贸易摩擦、释放中国制造潜力的一种巧妙策略。通过这一政策,中国向全球消费者展示了其商品的高性价比和创新能力,同时也为国内城市及企业创造了更多商机。
不过,境外游客的消费行为与城市生态密切相关。董观志认为,离境退税政策的实施效果未来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一是提高离境退税商店覆盖率,二是加大对离境退税商店的督导指引和对相关人员的业务培训,三是改进机场、港口、车站等口岸场所的离境退税标志指引,四是提升离境退税审查的智能化水平。随著政策的逐步完善,中国入境购物游或将成为国际旅游市场的“新潮流”,也将为相关城市和行业带来更多发展机遇。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