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通社4月11日电(记者 黎金良)4月11日,中国外交部官网连发两则消息,一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会见了来华访问的西班牙首相桑切斯,另一则是习近平将出访越南、马来西亚、柬埔寨三国。在美国对华关税持续升级的背景下,中国外交展现出多维布局。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在面对单边主义挑战时,选择以开放合作与多边主义为核心,寻求破解外部压力的路径。习近平在会见桑切斯时明确指出,“打关税战没有赢家,同世界作对,将孤立自己”,这不仅是对美国单边政策的回应,也传递出中国坚定维护经济全球化的立场。
分析认为,中国的应对策略体现在三个层面:首先,通过高层外交巩固与周边国家及欧洲的关系,构建更广泛的合作网络;其次,积极参与国际贸易谈判,寻求替代性解决方案以缓解关税冲击;最后,强调内部发展的定力,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这一系列举措显示,中国并未被动应对,而是试图通过外交攻势与务实合作,化危机为机遇。
习近平将于4月14日至18日访问越南、马来西亚、柬埔寨三国,选择这三国并非偶然。越南作为中国重要的邻国,近年来在经济上与中国深度融合,双边贸易额持续增长。马来西亚和柬埔寨则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合作伙伴,两国在基础设施建设、数字经济等领域与中国有广泛合作潜力。
此次访问的背景与美国关税压力密切相关。美国试图通过关税壁垒削弱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而东南亚国家作为中国产业链的重要延伸,正成为中国对冲风险的关键。
4月11日,习近平在北京会见西班牙首相桑切斯,双方围绕中西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周年展开深入交流。习近平强调“相互支持的政治基础”与“互利互补的合作优势”,为中西关系注入了新内涵。桑切斯则明确表示支持自由贸易、反对单边加征关税,显示出西班牙在中美贸易摩擦中的独立立场。
习近平在北京会见西班牙首相桑切斯。中国外交部网图片
西班牙作为欧盟重要成员国,其与中国的友好关系对中欧合作具有示范效应。在美国关税压力下,中国积极拉近与欧洲的距离,西班牙成为重要切入点。双方在新能源、高技术制造业等领域的合作潜力巨大,这不仅有助于缓解中国对美出口的压力,还能为欧洲企业提供进入中国市场的机遇。同时,习近平提出的“中欧和平、增长、改革、文明四大伙伴关系”,为中欧关系提供了长远指引,试图以战略稳定对冲美国的单边主义。
在美国关税升级的同时,欧盟与中国就电动车问题的谈判成为另一焦点。欧盟去年对中国电动车加征最高45.3%的关税,引发中国对法国白兰地等产品的反制措施。然而,双方迅速转向对话,欧盟10日确认,欧盟与中国已同意研究为中国电动车设定最低售价,以此替代欧盟的加征关税措施。这一转变显示出中欧在贸易争端中的务实态度,也是一种双赢的尝试。
更深层次看,这一谈判反映了中欧在经济全球化中的共同利益。正如习近平所言,中欧经济总量超过世界经济总量三分之一,已经形成紧密的经济共生关系。通过对话化解分歧,中欧不仅维护了自身利益,也为全球贸易规则的稳定提供了范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