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闻网4月12日电 香港警务处处长周一鸣今天在参加香港电台节目《星期六问责》中表示,骗案已形成产业链,破案的难处在于骗徒及诈骗集团未必在香港,难以容易即时破案,需要靠国际间的合作,例如与国际刑警协调。又表示,很多发生在本港的骗案,均涉及傀儡户口,所以将会重点打击售卖户口的人士。 周一鸣在宣传防骗知识较打击骗案更重要,会继续举办不同活动,在社交平台宣传等。
警方抓捕139人 骗犯职业隐蔽手段多样
香港警方日前展开行动,打击诈骗及洗黑钱案,并拘捕139人,涉案总损失金额超过1.3亿港元。据橙新闻报道,警方称,3月27日至4月10日期间,西九龙总区同其他警区采取行动,以“以欺骗手段取得财产”及“洗黑钱”等罪拘捕了100男39女,他们年龄介于19至73岁,涉嫌提供傀儡账户让犯罪集团处理赃款。
香港警务处处长周一鸣。(中通社资料图 记者 谢光磊 摄)
香港警方西九龙总区科技及财富罪案组高级督察王婉欣表示,被捕的139人分别报称家庭佣工、服务员、装修工人等,涉及的案件类型包括投资、电话骗案、网上购物、网上求职等,总损失金额超过1.3亿港元,其中个别案件损失金额自1300港元至3300万港元不等。
警方称,留意到有骗子在社交平台上假冒知名旅行社或演唱会主办机构开设专页,以广告形式发文,自称有特惠的酒店或机票,或有演唱会门票发售等,吸引市民点击,骗子会再以通讯软件联络受害人,诱使他们转账以骗取金钱。警方提醒市民在购买旅游产品或演唱会门票时,应通过官方渠道购买,也要小心核对商户名称和账号。
诈骗集团产业化 市民需有自我防范意识
周一鸣说,诈骗集团已经产业化,会加强不同渠道打击骗案。警方近年推出的“防骗视伏器”下载量达90万,正研究更新程式,加入更易举报及自动更新功能。
周一鸣认为90万下载量不足,应该越多人下载越好。他形容诈骗案有如病毒会变种,“防骗视伏器”就有如疫苗,可以保障“荷包”平安。他说正研究“防骗视伏器”可以自动更新诈骗电话资料、提供不同骗案资讯等。
香港警方深水埗警区情报组督察陈静怡表示,在网上诈骗案中,骗子所使用的手法层出不穷,还利用电子支付诱使市民转账巨额金钱后,随即逃之夭夭。警方呼吁市民如发现公司提供的收款账号是个人账户,或被要求转账至多个账号时,就需要提高警觉。
警方九龙城警区科技及财富罪案组督察龙伟权表示,很多傀儡账户的持有人被诈骗分子通过传销电话或社交平台以“赚快钱”为诱饵,使他们出售或借出账户。警方提醒市民,一旦交出自己的个人账户资料给不法分子,无论是否实际操控账户,仍需负法律责任。警方过去一年一直有向法庭申请加重傀儡账户被捕人的刑罚,以加强阻吓力。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