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通社4月10日电(记者 谭畅)香港科技大学10日举行记者会,介绍相关团队所研发出的三款突破性智能医疗器械。其中更有直径不足1毫米大的多功能手术机器人,集拍摄、取样、激光治疗等功能于一体。
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通社资料图片
该团队由科大电子及计算机工程学系副教授申亚京领导,三款器械分别用于手术辅助、诊疗监测及术后康复等领域,包括全球最小多功能手术机器人、AI(人工智能)手部触觉交互系统“PhyTac”,以及居家肺部功能检测仪。
手术机器人直径仅为0.95毫米,体积较现有同类机械人小60%。申亚京向中通社记者介绍,尽管现时有其他辅助手术机器人体积较该款机器人更小,但功能却更为单一。团队研发出的手术机器人能做到拍摄病灶图片、取样、精准导航及靶向送药等,亦可在医生操作下协助进行激光治疗,功能多样。
现时,该款手术机器人已用于肺部支气管模型及离体猪肺内进行测试。申亚京预计半年内将会开展动物实验,先在动物身上做到“万无一失”,再进行下一阶段的临床试验。
居家肺部功能检测仪更为小巧,直径仅8cm,重约78克。患者可手持仪器,在家中随时进行呼气测试及训练。团队同时为仪器结合了趣味游戏,将吹气力量可视化。患者通过吹气控制游戏中的小鸟飞飞落落、躲避障碍物,实时传输数据,方便医生评估。
目前,团队正积极与深圳及香港等地的公私营机构、产业及投资者探讨合作,推动项目的临床应用及转化落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