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闻网4月9日电 美国近日对多个贸易伙伴征收对等关税,香港亦受影响。香港贸发局研究总监范婉儿表示,最新的对等关税实施,实际只会影响香港整体出口约3%。且以往较依赖美国市场的地区,比如加拿大和墨西哥,会积极拓展如亚太区等新市场,香港可因此受惠。
范婉儿出席渣打银行举办的中小企研讨会时表示,香港中小企以往面对关税挑战,采取分散采购和供应链出海的策略以应对风险,香港出口至美国的货值占整体出口已降至6.5%,主要以转口为主。而转口货中,来自中国内地的比例已由2017年的82%降至去年占一半。强调最新的对等关税实施,实际只会影响香港整体出口约3%。
范婉儿又说,全球贸易正趋向“中国加一,美国以外”,过往较依赖美国市场的地区,比如加拿大和墨西哥,会积极拓展如亚太区等新市场,认为香港地位举足轻重,可为内地企业发展国际业务提供专业服务。
香港中通社资料图
范婉儿提到,当美国向所有贸易伙伴加征关税,全球生产都失去替代品时未必是最差情况。她解释,以往针对个别地方征关税,商家还可以去其他地方找更便宜的去代替,导致被加征关税的国家及地区遭受损失。但当没有代替选择时,成本就会主要反映在美国的消费者及通胀压力上。
范婉儿提醒,未来6个月不明朗因素或持续,建议中小企要审慎部署 。
为应对美国关税,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8日表示,特区政府从七方面制定策略。包括加强国际交往合作,积极深化区域合作;把握好多国需要分散地区风险的大趋势,吸引外国企业和资金进驻香港等。
事实上,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对等关税话音刚落,美国消费者已经“碎”了。
恐慌性抢购正在美国发生。据悉,在对等关税政策宣布后,大量的美国消费者涌向商场抢购电动汽车、智能手机、平板电视机等电子产品,以在价格上涨前购入这些产品。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5日报道称,特朗普酿成的这场“自残式的关税危机”已经引发了相当程度的混乱。
半岛电视台网站近日亦刊登美国外交政策研究所研究员马克西米利安·赫斯的文章说,美国关税政策对通货膨胀造成的影响将很快显现,但美国尚未做好应对通胀冲击的准备。关税政策将对美国的经济、消费者及其在全球的地位造成极大破坏,美国消费者将成为最大输家。(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