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通社4月7日电(香港中通社记者 王丰铃)韩国政府高官7日对韩媒表示,初步敲定于6月3日举行新一届总统大选。受访学者直言,本届大选已不局限于韩国国内两党政治斗争,更将是韩国经济外交路线的一次被动适应转型。候选人如何定义韩美关系和中日韩关系,将是选民投票的重要参考。
韩国 图源:新华社
韩国宪法法院4月4日全票通过尹锡悦弹劾案,根据韩国法律,须在60天内选出新一任总统。韩国政府初定6月3日为大选投票日,具体时间需国务会议最终表决通过。
韩国最大在野党共同民主党党首李在明,被视为最热门总统人选。据韩国最新民调,其支持率达到33%。不过,李在明遭韩国检方指控涉嫌违反《公职选举法》,尽管3月26日首尔高等法院推翻一审判决,改判李在明无罪,但韩国检方翌日提出抗诉。若韩国大法院赶在2个月选举期内判处李在明罪名成立,他将失去总统竞选资格。
执政党国民力量党内部,呼声较高人选是权宁世和韩东勋。权宁世为现任国民力量党紧急对策委员会委员长,在尹锡悦被拘留后主导党务运作,近期与尹锡悦会面并传达团结信号。韩东勋为前任国民力量党党首,一直被视为尹锡悦“接班人”,戒严事件后,因与尹锡悦切割而获得不少民众好感,被党内批“背叛”。
中国亚太研究会研究员、东北亚问题专家于潇教授7日对香港中通社表示,保守阵营还未选出代表人物,权宁世比韩东勋获选几率大。韩东勋优势是已走到前台,公众曝光度高,但弹劾案初期其态度存在犹疑,在维护党派利益上或被认为不够坚决,且较年轻。权宁世态度坚决,资历老,易获得党内各派系关键人物认可,劣势是一直居于幕后。
“最有竞争力的仍是李在明。”于潇续指,保守阵营在维护尹锡悦的过程中,已失去部分中间阵营支持,很难选出一位同时满足有感召力、令人耳目一新、获党内支持的代表人物。自由派的李在明支持率则遥遥领先,尤其在弹劾案中后期,共同民主党有所收敛,维持了国政稳定过渡,赢得不少选民认可,使支持率回升。惟李在明的官司仍存变数。两派阵营均稳固,关键要看谁能赢得中间选民。
韩国政治体制正面临压力测试。尹锡悦弹劾案宣判后,“倒尹”、“挺尹”两派民众走上街头。保守阵营能否在大选中获胜,决定了尹锡悦的最终结局。无疑,总统大选将延续弹劾案的激烈博弈。
美国尚未对韩国总统热门人选表露明显倾向,特朗普政府忙于实施对等关税政策,韩国遭课税率高达26%。韩国股市7日应声暴跌逾5%,一度熔断暂停交易。
于潇分析,韩国正面临美国对韩政策调整、特朗普关税和朝鲜半岛环境变化,决定了本次大选已不仅是韩国国内一次两党政治斗争,更是一次经济外交路线的被动适应转型。候选人如何定义韩美关系和中日韩关系,将是选民投票的重要参考。美韩前总统拜登与尹锡悦配合无间,但特朗普对韩国的全面倒向并不买账,仍会收取关税和保护费,料所有韩国总统候选人均会向中间路线回调。此外,从宪法上避免戒严事件、国内政治框架改革或也会成为选民的投票因素。本届选战斗争将异常激烈。(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