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论】银河研究:对东盟大力加征关税反映美国四大战略目的
创始人
2025-04-07 22:05:12
0

当地时间4月2日,特朗普在白宫签署两项关于所谓“对等关税”的行政令,对几乎所有进入美国的商品征收至少10%的关税(已于4月5日生效),同时对数十个与美国贸易逆差最大的国家征收更高的关税(将于4月9日开始)。本次关税力度超过了此前市场平均预期,且同时采用了“地毯式”关税与“一国一税率”的国别式关税叠加,是其对全球经济体系发起的最大规模冲击。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

除中国外,越南、泰国、印尼、马来西亚等东盟国家也是本轮“对等关税”的风暴口。由于东南亚国家多为典型的外贸导向型经济结构,且严重依赖美国和中国市场,特朗普这一行为必将会对东盟造成直接严重冲击,且在短期内引发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大幅重组,并将引发一系列附带效应。

东盟是本次“对等关税”风暴口

特朗普在此次关于“对等关税”的行政令中,宣布对所有贸易伙伴设立10%的“最低基准关税”,并对多个贸易伙伴征收更高关税。从税率上看,东盟大多数国家的加征税率超过30%,包括柬埔寨(49%)、老挝(48%)、越南(46%)、缅甸(44%)、泰国(37%)和印尼(32%)。按此税率落实后,东盟国家对美出口税率将大幅提高,其中柬埔寨成为东盟国家中对美出口税率最高的经济体,加征幅度超过7倍,最终达到55.1%,越南为49.7%,泰国为38.2%。“对等关税”覆盖范围及税率值超过市场预期,东盟主要股票市场已表现出恐慌情绪。

四大目的:扭转贸易逆差、制造业回流、遏制中国外溢、重返亚太

第一,针对显著贸易逆差。特朗普本次“对等关税”仅简单考虑其他国家贸易逆差占美国进口额比重,而许多东盟国家是美国的主要贸易逆差国。本次更高关税主要针对与美国存在显著贸易逆差的国家和地区。2024年东盟合计对美贸易顺差达2280 亿美元,仅次于中国和欧盟。越南、泰国、马来西亚、印尼等因对美贸易顺差显著,被美国政府视为“不公平贸易”的代表,故而成为美国关税政策的主要打击对象。以越南为例,特朗普第一任期中美贸易战以来,越南成为全球供应链调整的“中转站”,大量外资企业将生产线迁往越南,以规避美国对华高关税。2024年越南对美贸易顺差达1230亿美元,占其GDP的25.8%,成为继中国、墨西哥和欧盟之后美国第四大贸易逆差来源国。‌

第二,重塑美国制造优势,推动本土化、近岸化态势。本轮“对等关税”落地后,东南亚主要制造国家的关税显著高于墨西哥等近岸国家的税率,使得过去在东盟布局的制造业企业面临订单流失风险,部分产能或将被迫向北美转移‌。本次加征关税暂不涉及墨西哥和加拿大,部分符合美墨加协定原产地原则的商品依然享受零关税。以汽车领域为例,美国通过《美墨加协定》对墨西哥汽车零部件仅征收‌2.5%关税‌,远低于东盟国家面临的关税水平。且从过去来看,特朗普在第一任期的政策从一定程度上确实推动了制造业回流美国本土。2018年以前,美国一直在缓慢降低其制造领域从北美区域内部的增加值进口比例,除运输设备外,所有制造部门从北美内部增加值进口的比例均明显下降。但2018年以后,美国从北美地区增加值进口的比例有所提高,其中,木制品、橡胶和塑料制品、焦炭和精炼石油、基本金属和加工金属、食品、饮料和烟草、机械、其他非金属矿产、运输设备8个领域从北美内部获取增加值的占比有所提升。

第三,封堵中转渠道,遏制中国供应链海外布局。在特朗普1.0时期的中美贸易战期间,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选择“中转”的方式破解美国关税打击的困局,而东盟国家成为最主要的“中转站”。一方面,东盟严重依赖中国中间品供应,美国对东盟加征关税的举措对中国与东盟形成的“中间品贸易网络”存在较强针对性,使该协作模式成本大幅上升,迫使东盟国家转向其他供应商。另一方面,美国此举封堵了跨国公司选择东盟这一“关税洼地”推行产能出海的途径。特朗普1.0时期以来,东盟逐渐成为中国企业出海的重点目的地,主要分布在印度尼西亚、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泰国等地。

第四,以关税为威胁加强对东南亚的影响力,争夺亚太战略主导权。特朗普4月3日在空军一号上曾表示:“关税赋予我们巨大的谈判权力”“每个国家都给我们打电话”。特朗普的“对等关税”绝非仅仅是经济手段,更是其政治战略的工具,与其“重返亚太”战略存在内在联动性。美国近年来对在东南亚等地区的主导权空前重视,且部分东南亚国家长期受到意识形态、历史文化等原因影响,与西方国家往来较为密切。美国对东盟国家加征关税时,将政策与地区安全等议题捆绑,通过经济施压换取政治让步的“贸易-安全”联动机制,迫使部分国家转向美式规则,逐渐瓦解亚洲自主贸易体系,强化美国区域话语权。

中国供应链寒流预警:越南是否会跟随美国对华脱钩?

越南在“对等关税”宣布后迅速“服软”。据越南政府官方报道,越方和美方在4月4日已经举行了通话,越方表示愿意对美国商品实施“零关税”的待遇。这与欧盟等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强硬态度形成鲜明对比。

越南制造业的崛起离不开美国的托举,早在特朗普上台初期预告“对等关税”计划时,越南便采取紧急妥协。自特朗普第一个任期以来,越南的制造业蓬勃发展。越南高度依赖美国市场,经济脆弱性高,且早在2019年,特朗普便指责越南利用美国“甚至比中国更糟糕”。面临美国强压,越南不得不采取紧急妥协。2月12日,特朗普总统在白宫发表讲话,称正在考虑实施新一轮互惠关税,暗示美国可能对进口产品征收与其他国家对美出口产品的同等税。2025年3月底,越南紧急下调了美国商品的进口关税,包括液化天然气、汽车等,甚至允许星链进入,以避免特朗普“对等关税”措施。越南总理范明政甚至表示愿意与特朗普在海湖庄园打高尔夫球以解决贸易问题。

然而,越南经济上依赖中国原材料和中间产品,产业链与中国紧密相连。2024年,越南对华逆差达828亿美元,且其制造业高度依赖中国供应链,例如,电子产品生产中约七成的零部件需从中国进口。若对中国加征关税,将直接推高生产成本,削弱其出口竞争力。此外,中国对美加征关税后的快速反制反应也向全球释放出强有力的信号。若越南对华加税,可能招致中国反制,如限制原材料出口,也将进一步加剧越南经济风险。

因此,目前综合来看,越南主动加征中国关税的可能性较低,但需要关注美国强压下越南是否会在特定领域如高科技或敏感产业采取限制措施。越南在战略上可能继续维持“竹子外交”,避免直接对抗中国,大概率将继续利用中美矛盾谋利,但避免直接挑战中国核心利益。若美国施压加剧,越南更可能通过非关税手段调节贸易平衡,但范围有限且以象征性措施为主。从长期来看,越南将加速产业链升级并加强区域合作,逐步降低对中美依赖,但其政策灵活性受制于地缘政治和经济现实。

东盟资本市场承压,关税影响仍在逐步消化当中

美国对东盟的“对等关税”措施或将通过抑制贸易及经济前景对东盟市场的货币及金融稳定性带来负面影响,短期内可能引发资本波动和汇率风险。疫情以来,东盟国际宏观杠杆整体走高,财政可持续性大幅降低,叠加2022至2024年间美联储高息影响,财政压力愈发加大。本次关税冲击或将利空东盟主要国家货币汇率,货币贬值将进一步增加外债偿付压力,加剧金融市场脆弱性。

“对等关税”对东南亚资本市场的整体影响主要体现在股市波动、经济增长预期下调以及汇率波动等方面。投资者的主要关切在于,贸易战升级的可能性或导致全球经济衰退风险提升,减少工业和消费品的需求。东南亚企业的重要关切则在于供应链对关税成本的吸收与传递,大多企业或仍对“对等关税”的潜在影响持观望态度。此前许多跨国公司已采用“中国+1”策略来缓解之前的贸易关税,但现在在马来西亚和越南等东盟地区进行生产分散化的地方将面临关税。如何应对关税成本增加的成为当地企业面临的主要困难。

而从宏观层面,东盟各国政府和央行可能会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来应对这些挑战,如降息、增加基础设施投资等。需要密切关注各国的政策动态和市场反应,及时调整投资策略同时,也需要关注区域内的贸易合作和政策协调,以寻找潜在的投资机会,具体来看:

新加坡关税率较地区其他国家低,且主要的出口品类半导体和药品暂未被列入加征范围,但负面外溢效应依然明显。在严重保护主义阴霾下,新加坡作为外向型经济体的GDP增速承压,2025财年的GDP增长或将面临下行压力,市场风险偏好和盈利前景式微。

马来西亚方面,中、美两国是马来西亚主要出口目的地,2023年对中国、美国的出口占其GDP的比重分别为25.74%、11.84%,因而对美出口收缩风险较高,且很可能受到中国的溢出效应影响。马来西亚综合指数(KLCI)今年迄今(2025.01.02至04.03)已下跌近7%,市场信心相对疲软。待下半年若得到贸易局势更加明朗以及美联储降息的推动,马来西亚股市有望获得反弹动力。

泰国方面,“对等关税”通过贸易渠道对GDP产生拖累的风险较高,尤其可能通过汽车生产等制造业部门发挥负面影响,泰国是东盟国家中汽车产业的桥头堡,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布局不断深化,本次关税政策尤其关注汽车等关键部门。再叠加近期大地震的冲击,泰国经济前景承压,政府或将通过降息等刺激政策推动经济复苏。(完)

(本文作者为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宏观分析师张迪)

(本文为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媒体立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施政报告2024 | 香港劏房... 香港新闻网10月16日电 行政长官李家超今日(16日)表示,特区政府决定以立法方式制订住宅楼宇分间单...
IDA携东亚银行探索香港稳定币... 香港新闻网12月11日电 香港金融科技公司 IDA 宣布与东亚银行有限公司展开合作,以支持香港的数字...
教大学者喜讯频传 多领域研究获... 香港新闻网12月3日电 香港教育大学(教大)最近喜讯频传,多位研究学者在心理学、理财教育、英语学...
李家超:培育青年成立足香港、胸... 香港新闻网12月9日电 香港青年联会第32届会庆及会董会就职典礼9日举行,行政长官李家超以视像致辞表...
华为ICT大赛2024-202... 香港新闻网12月9日电 “华为ICT大赛 2024-2025 香港站颁奖典礼”(以下简称“华为ICT...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两个重点利好... 香港中通社12月9日电 题: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两个重点利好香港香港中通社记者 陈卓仪中共中央政治局1...
【最佳观赏位】2025香港跨年... 香港新闻网12月9日电 他来了,他来了!2025年进入倒数阶段,今年香港跨年烟花汇演继续办。维港烟花...
香港第三季多个行业业务收益录得... 香港中通社12月9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9日发表临时数字显示,今年第三季按年比较,不少主要服务行业...
全线亮灯!黄茅海跨海通道打造大... 香港新闻网12月9日电 中国粤港澳大湾区又一重大跨海通道工程——黄茅海跨海通道即将迎来正式通车。12...
香港海滨长廊预计年底延长至29... 香港中通社12月8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发展局局长宁汉豪8日表示,香港海滨长廊预计会在今年年底延长至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