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通社10月15日电(香港中通社记者 谭畅)“滴”“滴”,从地铁站、巴士到食肆,在香港耳边总能听到市民游客拍卡付款发出的“滴”声。
这张卡,就是香港市民常用的“八达通”。香港几乎处处可见它的身影,那麽其使用范围究竟有多广泛?
八达通卡有限公司营业及市务总监李玉儿在15日召开的记者会上,向中通社等记者解答疑惑。她分享数据指,仅刚过去的10月1日至7日内地国庆黄金周假期中,八达通便录得1亿港元的交易额。
八达通营业及市务总监李玉儿。(香港中通社记者 曹文毓摄)香港中通社图片
事实上,不止是本地市民普遍使用八达通,入境旅客也“入乡随俗”,大多使用这种支付方式。
李玉儿指,由今年年初至10月7日,已有逾1000万名访港旅客使用手机或实体八达通。其中,旅客手机八达通使用量为去年同期约3倍,整体消费金额为去年同期约4倍,人均零售消费额按年上升近30%。
若按消费类别进一步细分,搭乘公共交通、在餐饮食肆及超市便利店进行消费,旅客使用手机八达通最为普遍。
内地主要支付方式多为支付宝、微信等线上平台,内地客访港则大多选择八达通。到港“深度游”的内地客,到茶餐厅、冰室等颇具广式特色的小店进行餐饮消费,而对该类小店渗透率很高的八达通,使用十分方便。
除了访港旅客外,“港人北上”的消费方式亦将八达通的适用范围拓展到内地乃至海外。李玉儿表示,八达通银联QR码的使用量较去年同期增长50%;今年推出的“全国通卡”,已售出超过6万张,累计使用金额达4000万港元。八达通银联QR码的使用范围,亦覆盖了东南亚、日本、韩国等地。
目前,就内地方面而言,全国通卡使用量最高的城市依次是深圳、广州、北京、上海等。
八达通公司早在1997年推出八达通系统,如今已是全球服务范围最广的非接触式智能卡支付系统之一。八达通亦於今年8月28日至9月10日举办“乐悠节”,近200万“乐悠咭”(60岁以上香港居民使用的八达通)持有人参与消费,其中零食和餐饮消费总额逾8亿港元。
李玉儿展望,将“乐悠节”打造为一年一度的活动,为香港带来欢乐和活力,从而进一步刺激香港零售经济。(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