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通社4月3日电 题:访香港律政司副司长张国钧:仍需不时检讨维护国安法律工具
香港中通社记者 陈卓仪 梁嘉轩
“香港国安法和维护国家安全条例通过后,确实起到了立竿见影的作用。填补了香港长期以来缺乏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工具,让香港社会恢复稳定。”
4月15日将迎来第十个国家安全教育日,香港特区政府律政司副司长张国钧近日接受香港中通社访问,谈近年来香港维护国安的变化。
香港中通社记者 陈卓仪摄
张国钧打趣说,自己试过用DeepSeek询问“香港国安法和立竿见影的关系”,答案是:自从香港国安法通过后,暴力事件和一些罪案显著减少,社会恢复稳定。
他认可这一答案并表示,如果用锁好门窗来比喻香港的国家安全,有了国安法和维护国家安全条例,是否意味著一劳永逸?肯定不是的。
“即使锁好门窗,旅行回来后,偶尔还是会出现一些爆窃案。这说明即使锁好门窗,匪徒的手法也会层出不穷,甚至变本加厉。”张国钧说,从律政司的层面,仍需不时检讨维护国安的法律工具,更新它们,确保稳固。
在一般人看来,国家安全教育似乎与法律人关系不大,律师出身的张国钧则认为,律师必须要有完整的国家安全概念。他透露,去年已经安排律政司所有律师分批参观国家安全展览厅,不仅是负责国家安全事务的律师,处理民事、刑事或国际法律案件的律师,每一位都要参观。
“如果在香港做律师,每天处理法律问题,却没有香港宪制秩序的概念,或对国家安全的认知空洞,那会让人惊讶。”张国钧说。
同样地,作为法学生也必须认识宪法和国家安全法例,明白香港宪制秩序的来源和基础,以及“一国两制”的实施。张国钧透露,香港法学学士课程中,宪法和国家安全法律已分散在不同科目中,也延伸到法学博士课程。法学专业入学资格考试也更新了内容,加入维护国家安全法律。“我们希望进一步扩大范围甚至独立成科,三间法学院都同意加强,但希望有弹性探讨最佳方式。”
2019年香港发生的“黑暴”事件,让特区政府感受到法治教育的重要性。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2022年在施政报告提出,加强市民大众对法治的认识、正确理解和信心,共同捍卫法治精神。
律政司于2023年2月成立法治教育督导委员会,推出法治教育领袖培训计划,向社区不同界别人士以浅白易明方式教授“一国两制”的原则下,香港法治以及法律制度相关的基础议题。
张国钧对记者表示,目前已有250位学员完成了基础课程,包括地区和青年团体成员,以及超过100多位中学老师,这些老师主要负责学校里的宪法、国家安全或公民与社会发展等课程。学员反馈很好,认为学到东西,希望提供更多培训。未来会安排更多课程,让其他团体和学校老师参与,帮助他们掌握一套好的法治教育工具,放心使用,不会沉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