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论】刘兆佳:香港必须深化国际交往合作
创始人
2025-03-30 18:05:06
0

今年3月,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中要求香港“深化国际交往合作”。这个要求在香港引起了相当重视。其实,这是中央一直以来赋予香港在“一国两制”下需要履行的一项对国家发展极为重要的任务,也是中央在香港回归前奉行的“长期打算,充分利用”政策和回归后实施“一国两制”方针的核心原因。为了保证完成任务,香港必须加强与国际社会的全方位联系、提升香港在国际上的声誉和影响力以及更好地把国家和世界联系起来。国家“十四五”规划支持香港发展和建设八大中心,目的不单是要为香港经济的发展和产业多元化注入新内涵和新动力,更是要催促香港积极利用这些中心作为平台做好深化国际交往合作的工作。

在“一国两制”政策下,香港在国家众多城市中对外开放的程度最高。图为现场观看香港国际七人制橄榄球赛的各国球迷(香港中通社图片)

深化国际交往合作的任务更显紧迫

近年来,中央对香港这个任务更高度重视,而且表现出急迫感。去年7月,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要“健全香港、澳门在国家对外开放中更好发挥作用机制”。国家主席习近平去年12月会见来北京述职的香港特首李家超时,更殷切叮嘱他与特区政府“加强对外交流合作,不断提升国际影响力”。习主席去年在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的讲话中要求香港和澳门“广泛拓展国际联系,提升全球影响力和吸引力”。

中央之所以殷殷要求香港“深化国际交往合作”,与国际形势变化和中国对此的应对策略有密切关系。近十多年来,美西方不遗余力遏制和孤立中国,压缩中国的经济和政治活动空间,同时肆意抹黑中国。特朗普重新上台后对中国的遏制变本加厉,甚至威迫利诱其盟友加入围堵中国的行列。中国对美西方的险恶图谋早就洞悉透彻,已经为此制定长远战略规划以作应对。

2022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二十大上强调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中国坚持经济全球化正确方向,反对保护主义。

为了粉碎美西方的图谋,中国通过“一带一路”、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不断增员和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协定等举措寻求突破,取得不少亮丽的成绩。此外,中国正在积极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化倡议”等满含中国文化和智慧的主张,推动新一轮经济全球化,建构一个公平、合理、和平和互利共赢的新国际秩序。

随著美国特朗普总统上台后实行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和霸凌主义,以粗暴野蛮、罔顾国际规则、“美国优先”和损人不利己的手法在全世界为美国掠夺利益,在国际上到处树敌,导致世界大乱,也引发全球公愤,让美国陷入前所未有的孤立境地。美国的盟友对美国的信任和依赖也在逐步下降,并且寻求与中国改善关系和增加合作。所以,国际局势虽然动荡不安,但却又为中国及其特区香港开拓更广阔的国际活动空间提供了难得机遇。

展示香港对国家独特价值和贡献的契机

有鉴于此,《报告》强调要“在扩大开放中拓展国际合作空间”。《报告》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深化对外开放的举措。

首先是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稳定外贸和稳定外资。《报告》强调,“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始终坚持对外开放不动摇,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有序扩大自主开放和单边开放,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这方面的工作重点包括支持企业稳定订单和开拓海外市场;强化对企业在境外参加展览和开办展览的支持;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发展新型离岸贸易;推进智慧海关建设与合作,提高通关便利化水平。

第二是大力鼓励外商投资,包括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推动互联网、文化等领域有序开放;扩大电信、医疗、教育等领域开放试点;鼓励外国投资者扩大再投资,支持参与产业链上下游配套和协作;切实保障外资企业在要素获取、资质认可、标准制定、政府采购方面的国民待遇;加强外资企业服务保障,加快标志性项目落地;持续打造“投资中国”品牌;持续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让外资企业得到更好发展机会。

第三是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包括统筹推进重大标志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项目建设,形成一批示范性合作成果,强化国际社会对“一带一路”的信心和支持。

第四是深化多边和双边及区域经济合作,包括推动签署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升级协定,积极推动加入《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和《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进程。中国会坚定维护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扩大同各国利益的汇合点,促进共同发展。

第五是吸引外来人才,从而全面提高人才队伍质量,措施包括完善海外人才支持保障机制,优化外籍人才服务。

在“一国两制”政策下,香港在国家众多城市中对外开放的程度最高。中央理所当然希望香港能够在国家深化开放的过程中大力支持和配合。以此之故,香港要好好利用其作为国际大都会的广泛国际联系、与国际接轨的制度、丰富的国际人才储备和香港社会精英在国际上的深厚人脉关系为自己和国家开拓更广阔的国际经济合作空间,让国家更好地突破美国的围堵。这是“一国两制”进入新阶段后中央交予香港的重要任务之一,亦是香港能够展示对国家的独特价值和贡献的契机。香港要把“八大中心”进一步巩固和优化,特别是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和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香港可以在引入外资、协助内地企业到海外发展、人民币国际化、“一带一路”建设、带领粤港澳大湾区走向国际、建立建设国际人才高地、建立国际高等教育枢纽、建立国际法律调解中心、对外说好国家和香港故事、促进中国与其他国家的“民心相通”、提升国家在国际上的软实力和话语权、推动经济全球化和建构新国际经济秩序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香港需要强化与非西方国家的联系

香港过去一直与美西方的关系比较密切,对非西方世界比较陌生,也缺乏密切的联系。考虑到在可见的将来,西方国家在经济上对香港仍然相当重要,香港有必要尽其所能维持与西方国家的经贸关系。不过,美国既然决意同时打压中国和香港,不再承认香港的“特殊地位”,而且不断对香港的个人和实体“莫须有”施加各种制裁,因此要在官方层面促进香港与美国的合作异常困难。不过,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言,中美关系基础在民间,香港的民间组织和社会精英如企业、大学、智库、宗教团体、公益和慈善机构、非政府组织和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力的港人等,在促进与美民间交往上更应该担负比特区政府更重要的角色。“幸运”的是,特朗普政府的倒行逆施已经令不少其他西方国家对美国失望、不再如过去那样信任和依赖美国、锐意谋求“战略自主”和争取强化与其他国家特别是中国的合作,以促进彼此的利益。在强化中国与欧洲国家、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韩国等国家的关系上,香港可以发挥“穿针引线”的作用。

更为重要的是,今后香港需要加强和深化与非西方国家和地区的联系,其中东南亚国家和部分中东国家如沙特阿拉伯和阿联酋尤为关键,从而进一步拓宽国家和香港在国际上的地位、影响力和话语权。香港居民与东南亚华人华侨关系密切,尤其能够发挥联系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作用。香港需要争取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金融、贸易、航运、专业服务、财富管理、总部经济、跨国供应链管理、法律争端调解、信息、运筹营运、高等教育、会议展览、体育、旅游、艺术文化等领域的枢纽。

为了深化国际交流合作,香港各界必须充分了解这项任务对国家和自己的战略重要性,为此巩固和创造相关的制度、法律、机会、设施和条件。因此,香港必须加强香港与海外在交通和运输上的联系、推动更多香港机构和个人与海外机构和人员的来往、引进和举办更多的商贸会议和展览,在中央的支持下让更多的国际组织如“一带一路”、金砖国家、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协定(RCEP)、国际货币基金会、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新开发银行等经贸组织以及那些其他领域的国际组织和非政府组织在香港召开会议和开展业务。香港也可以成为一个促进中国和其他国家的交流平台,让中国与各国的人才和精英在香港互动交流,促进彼此了解和信任,如大学和智库可以多举办国际交流研讨会,邀请那些在海外有影响力的人与会。要更好地完成任务,香港必须培训和引入那些能够促进香港与国际特别是与非西方世界关系的人才,也必须在法律法规、政策措施、不同民族、宗教和文化的人的生活条件和设施等方面作出支持和配合,强化香港社会的多样性和包容性。香港还可以利用其对西方社会的了解和联系,用西方人听得到和听得懂的方式减少西方人对中国和香港的片面和错误的认识。在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上,作为中西方汇聚的地方,香港应该有能力发挥一定的作用。从另一角度看,内地的机构和个人也可以更好和更多地借助香港作为平台,利用其国际联系加强与海外的交往与合作。

香港民间组织的参与必不可少

除了中央和香港特区政府的努力外,香港民间组织的参与必不可少。在美西方打压下,特区政府在开展对外交流合作上会遇到越来越多的困难和障碍,民间组织所能发挥的作用更为重要。香港不少民间组织与海外民间组织有著广泛的联系,一些香港精英更是国际组织的领导人和国际上知名人士。工商组织、专业组织、教育机构、文化机构、公益慈善机构和大量的非政府组织都可以担负起加强和深化国际联系的作用。相比于特区政府,香港的民间团体更能通过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各界人士的沟通合作做好与其他国家的“民心相通”的工作,如在海外开展一些公益慈善、医疗衞生和教育培训活动,为提升国家的软实力作出贡献。为此,在推进香港作为国家与世界联通桥梁的工作进程中,中央和特区政府有需要提升民间组织和社会精英的积极性,在适当时间给予合适的支持和鼓励。

总而言之,只要香港特区政府和社会各界理解和重视香港在深化国际交往合作的战略意义,同时积极投入这项工作,在开展工作时与国家和中央并肩同行,则不但国家和香港都能获益,而且“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也将具有更丰富的内涵和意义。

(本文作者是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学荣休讲座教授、全国港澳研究会顾问刘兆佳)

(本文为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媒体立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施政报告2024 | 香港劏房... 香港新闻网10月16日电 行政长官李家超今日(16日)表示,特区政府决定以立法方式制订住宅楼宇分间单...
IDA携东亚银行探索香港稳定币... 香港新闻网12月11日电 香港金融科技公司 IDA 宣布与东亚银行有限公司展开合作,以支持香港的数字...
【来论】李然:矢志改革惠民生 ...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日前发表任内第三份施政报告,亦是香港特区完成基本法第二十三条本地立法後的首份施...
中国免签38国独缺印度?印度网... 香港新闻网4月1日电(编辑 胡雪石)近日,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在X(原推特)平台发布了一张中国对38个国...
特区政府强烈谴责美国涉香港报告... 香港中通社4月1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1日就美国发表所谓“2025年《香港政策法》报告”中对香港特区各方...
香港母乳库近3月收集550公升... 香港新闻网3月30日电 香港医院管理局30日宣布,香港母乳库已开展第二阶段服务,向有临床需要的极早...
丹麦首相驳斥万斯对格陵兰岛防卫... 香港中通社3月29日电 针对美国副总统万斯当地时间28日指责丹麦对其自治领地格陵兰岛防卫不力的言论,...
“台北联络代表处”被南非政府默... 香港新闻网3月17日电 在发出最后通牒后,南非国际关系与合作部被爆于今年3月初在其网站上,将“台北...
中国国安部曝光4名“台独”网军... 香港新闻网3月17日电 据微信公众号“国家安全部”17日消息,台湾资通电军自2017年6月成立以来,...
中国A股三大指数上涨 全市场超... 香港中通社3月14日电 中国A股三大股指3月14日开盘集体上涨。早盘在大消费和大金融走强下,三大股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