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闻网3月28日电 “我两年半前上任廉政专员的时候,已经感觉到,西方国家在不断攻击抹黑香港法治,所以我们要自己扩大朋友圈。”香港国际廉政学院成立一年多,廉政专员胡英明接受香港中通社等媒体采访,分享廉政公署在国际合作、交流的经验和成果。
据了解,学院去年为海外反贪机构举办了23次培训,吸引超过70个国家逾2200名反贪人员参与。
上任廉政专员以来,胡英明积极外访,上月就率团访问了沙特阿拉伯和阿联酋,并以国际反贪局联合会主席身份,在双边会议期间,探讨加快推进与廉署合作项目。胡英明说,不少“新朋友”都对廉署培训有很大需求。
“每个国家和地方遇到的贪污问题不同,我们提供的课程要为他们‘量身订造’,配合不同需要。”他以中亚国家为例,一些地区先进,一些落后一点,不能“一招走天下”,有的需要在执法方面下手,有的需要更多调查技巧的课程,或学习防贪污的机制等。
至今,廉署与联合国毒罪办和7个国家的反贪机构,签订合作谅解备忘录,共同提升反贪能力和国际反贪协作。
今年1月,廉署联同联合国毒罪办代表到访文莱,举办首个“加强青年参与反贪腐倡议”课程,更首次有廉署青少年团体“菁英诚信领袖”的代表随团,用青年声音分享推动参与倡廉工作的经验,将廉署青年反贪工作提升至国际层次。下半年,廉署将再接再厉,派员到泰国举办东南亚区域性的加强青年参与反贪腐倡议课程。
“朋友圈”的进一步深化,依靠的是香港廉洁的金字招牌、廉署多年来的反贪经验。要把金字招牌擦得更亮,则离不开执法的力量。采访尾声,胡英明谈到近年全球面对的科技罪案趋势,廉署如何应对、加强执法。
他说,罪犯会利用科技隐藏资金的流动,以掩人耳目,但廉署多年前已成立专门对付科技犯罪的小组,包括与国际反贪机构间的合作、利用人工智能进行情况分析等,虽然细节不便透露,但市民可以尽管放心。
“都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我觉得反过来,我们比它更高。”胡英明说。
利用DeepSeek开发AI资讯系统
廉署近年不断革新宣传教育,更有效地推广肃贪倡廉信息。廉署正全面翻新廉署大楼的展览厅,胡英明透露,展厅加入多项人工智能科技元素,增强展品互动性及吸引力,包括由廉署自行开发、采用DeepSeek大语言模型的人工智能系统“深博士”(Dr. Deep),系统收到参观者提问,会参考廉署专属资料库生成答案,为公众答疑解惑。展厅预计下月中完工,第二季内开放予公众参观。
而廉署去年11月在廉署大楼开设的“一九七四”咖啡厅,至今已接待近6万人,卖出2.1万杯咖啡,让市民游客了解廉署工作;由廉署人员一手包办制作的系列宣传短片,更在社交媒体录得总浏览量超过一千万,创下廉署历史新高,将反贪信息传得更广。
据悉,廉署去年接获2058宗贪污投诉,1636宗为可追查投诉,共检控207人,涉及104宗案件,同年有119人被定罪。负责监察廉政公署工作的各咨询委员会均对廉署工作高度评价,但亦有市民忧虑贪污情况恶化。
“如果我们要求每一个市民有足够证据才来,就搞不定(贪污)。”
胡英明指,在香港贪污门槛非常低,市民只要有怀疑就可以向廉署投诉。廉署年均接收约2000宗投诉,当中只有八成属于可跟进个案,最终约5%涉案人员被检控,而去年投诉数字仍较2018年低。翻查资料,廉署2018年接获2665宗贪污投诉,2015宗属可追查案件。
香港廉署联同联合国编制指南防监狱贪污
胡英明透露,廉政公署(ICAC)正联同联合国毒罪办合作编制《监狱贪污风险管理指南》,分析世界不同监狱系统的潜在贪污风险,提供具体防贪建议及管控方案,预计明年推出。
世界各地监狱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贪污风险,基于监狱系统和制度不同,以往很难有一本“放诸四海皆准”的“天书”给各国参考。
曾在香港惩教署工作33年,胡英明累积了丰富的监狱管理经验,亦曾长期负责署内反贪工作。他形容,监狱是“四面围墙”,外人很难调查里面发生的事情。
“只要有一次贪污不处理,就会蔓延到整所监狱。”因此,胡英明说,香港惩教署和ICAC的合作一直很密切,惩教署保安组会向ICAC提供协助,包括情报交流,打击监狱贪污。
去年,胡英明和联合国毒罪办官员见面时,讨论起这个话题,便构思共同制作一本全面、实用的指南供全球参考,改善监狱贪污,“我希望可以好好利用我的经验,为这本指南‘增值’”胡英明说。
他透露,由各国监狱管理人员和犯罪学学者等组成的专家小组,拟在今年5月中旬来港举行首次会议,讨论初稿内容。
廉署将安排专家小组考察香港和内地的监狱和羁留设施,了解管理模式和反贪措施,协助小组制定指南。预计明年初完成制作,在联合国明年4月有关防止犯罪的会议上正式推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