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闻网3月26日电(编辑 丘志彬)光是入籍费用涨价还不够,英国政府又急不可耐地打起移英港人强积金(MPF)的主意。近日,有媒体爆料英国在去年除了找港府谈及有关移英港人强积金供款事宜,还找到委托的银行质问。该消息引发香港网友议论,嘲讽英国政府“发穷恶(意:撒野、发横)”。
香港中通社资料图片
英国政府正陷入财政困难,早有传闻称英国正把目光投向移民的钱包,尤其是那些通过英国国民(海外)签证计划(BNO)移居英国的香港人。
英国媒体“星期日邮报(Mail on Sunday)”3月23日报道指,获得一封于2024年8月,由英国外交部中国事务副主任致函驻港高级英国外交官的电邮,内容为英国外交发展大臣戴维·拉米(David Lammy)与汇丰控股(HSBC)主席杜嘉祺(Mark Tucker)一次会谈时,当面质询汇丰控股冻结移英港人近100亿港元的香港强积金退休金储蓄一事。
报道还指出,这封电邮流出后,这场争议已提升至政府最高层级议题,总部位于英国,但大部份收益来自亚洲地区的汇丰,正面临愈来愈大的压力。
星期日邮报报道截图
针对此事,汇丰早前重申,提前提取强积金的条件是法律问题,并不是由强积金受托公司所设定的。
据了解,强积金是港人的“退休金”,由雇主和雇员双方每月强制性供款至雇员的账户,并投资强积金计划的基金,市民65岁退休后可提取。香港市民也可以“永久性离开香港”为由,使用身份证明文件提前取回强积金。
但中方早在2021年起决定不再承认所谓BNO护照作为有效旅行证件和身份证明,因此强积金计划成员不能依赖BNO作为以“永久性地离开香港”为理由,申请提早领取强积金。
除了质询银行,英国政府此前还上门找到香港特区政府讨要,但也被拒绝。去年4月,英国外交、联邦及发展事务国务大臣(印太地区)卓雅敏在香港访问时,谈及有关移英港人未能取回强积金供款的误解,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强调,BNO护照不会在香港获承认为任何形式的身份证明,不能成为申请提早提取强积金的证据。
对此,香港网友批评英国政府向汇丰施压的做法蛮不讲理,“法律规定的事情,关汇丰什么事情”“那些移英港人又没有正式获得英国永久居留权,他们不算永久性离开香港,不符合规定”,“英国别以为发穷恶就可以解决问题啊”。
还有网友看出英国正急不可耐地想“捞金”,“英国这么紧张移英港人的强积金干嘛,连养老金都要吃干抹净吗?果然强盗本色!”
还有网友发出“灵魂拷问”:如果英国政府真心想帮忙,为什么不直接给持BNO的移英港人英国国籍呢?
据了解,目前BNO“5+1”计划,申请需要居满5年,另外再居住多1年,才能申请英国公民身份。但有消息指,未来入籍年限可能延长。
3月17日,在联合国第58届⼈权理事会的第32次会议上,国际公益法律服务协(IPLSA)创始人何君尧律师就指出,该BNO移民计划根本就不保证那些香港人一定可以取得英国国籍,最终会导致许多香港人处于不稳定和不明朗的境况。
此外,入籍英国相关费用几乎年年涨。有报道指出,新费用规则生效后,持BNO的移英港人比起2021年初要负担的费用增加40%。早有移英港人质疑英国政府在“割韭菜”。
何律师亦批评英国政府利用和香港的历史联系,吸引香港移民“榨取金钱”来解决她它自脱欧后所面对的劳动力短缺和财务困境等问题。(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