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闻网3月25日电 香港中文大学25日表示,由工程学院机械与自动化工程学系张立教授领导的团队,联同国际研究团队,在微型医疗机械人领域取得崭新突破,成功研发全球首款“抗菌膜”磁控液态机械人,协助治疗菌膜感染开拓全新方向。
该机械人的新功能包括以适应不同操作环境的“黏弹性”及三重协同杀菌机制,有关成果已刊载于国际研究期刊《科学进展》。
世界卫生组织将抗菌素耐药性列为全球十大公共卫生威胁之一,每年导致近五百万人死亡。抗菌素的耐药性有很大原因是细菌粘附在物体表面,结合分泌物质形成菌膜屏障引起。传统的抗生素治疗难以穿透菌膜屏障,手术移除植入物则有机会造成二次创伤,因而团队另辟蹊径,开发了这种新型机械人。
机械人由动态交联磁性水凝胶制成,能根据外部磁场调整行为模式,如弹性模式、液态模式等,深入清除菌膜。此外,它还有三重协同杀菌机制,能通过物理破坏菌膜、化学细菌灭活和智能吸附三种方式杀菌。
实验显示,治疗疝气的三维医疗贴片经机械人处理后,菌膜减少84%;胆道支架上的间隙,经机械人清除菌膜后,87%细菌失去活性。团队还利用内窥镜与X光导航技术,成功操控机械人穿越猪胆管内的金属支架。张立教授指,植入物受感染的老鼠经机械人治疗后,在12天内完全恢复体重,发炎反应更降低了40%。
张立表示,团队正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李光前医学院合作开发升级版的抗菌膜机械人,下一步将进行大型动物模型测试,并计划推行人体临床试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