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通社3月24日电(香港中通社记者 梁嘉轩)约两个篮球场大小的场地内,200多辆顶著“菜篮子”的“扫地机器人”高速穿梭,它们是自动导航搬运车。篮子中载著的是钻石戒指等镶嵌类珠宝产品。
香港中通社记者 梁嘉轩摄
这里是周大福珠宝集团设于佛山顺德生产基地中的镶嵌类珠宝配送中心,香港中通社记者近日探访中心,感受人工智能究竟如何造福传统企业供应链领域的工作量。
据周大福珠宝集团董事总经理黄绍基向中通社记者介绍,位于顺德的配送中心平日需处理约1000至1500家门店的需求,却可在半小时内完成。这个工作效率,得益于门店需求和配送之间的智能化匹配。
智能奉客盘。香港中通社记者 梁嘉轩摄
记者了解到,周大福的门店每天关店后,当天的销售数据会实时回传后台,门店产品上的无线射频识别标签与“智能奉客盘”紧密配合。这个智能盘跟一般的展示盘不一样,它可以自动统计产品当天被售货员取出的次数,通过大数据分析后,系统后台一目了然,根据每一家门店不同的“爆款”,给出精准化个性化的补货策略。
接到补货需求后,储存在配送中心智能立库中的货物将被机械臂取出,并由搬运车送往自动包装机。在仓库的管理系统内,每一辆搬运车都已经规划好货物内容和路线,防止“交通意外”发生。
香港中通社记者 梁嘉轩摄
据了解,相比黄金产品,镶嵌类珠宝如钻石戒指等,每一颗成色都是独一无二的,因此要逐一分拣。记者在配送中心现场观察到,这里地面布满二维码,是机器人行动的地标,机器人接到“新鲜出炉”的产品后,通过盒子上的识别装置标签,将货物送进中心内的垂直立库存放,等待补货指令发出。
黄绍基表示,在珠宝销售高峰期,系统需每天处理来自2000至3000家门店的需求,而春节期间这个数据要再翻倍,因此员工或需在这些节点加班加点。他指出,未启用智能系统前,员工要将上千家门店的需求人工整理出来,放在1000个篮子,工作量大之余,精准程度难以与机器比拟。
镶嵌类珠宝配送中心位于厂区内一栋大楼的其中一层,相比该司逾10年前为黄金类产品建设的同类系统,采用国产系统的镶嵌类珠宝配送中心有著更高程度的自动化水平,也更灵活和精准,针对性给前线员工分担工作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