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闻网3月25日电 香港多份报章25日就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京东在港布局、深港合作等时事热点发表社评。
《大公报》发表社评:世界企业看好中国 香港发展动能更足
全球政商领袖汇聚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在这场中国与世界对话的“春天之约”中,围绕经济全球化趋势、科技创新、产业高质量发展等话题展开交流。与会嘉宾认为中国是持续繁荣的经济体,走在创新发展的前沿,并表达了继续在中国投资的意愿。“一国两制”下的香港坐享近水楼台之利,更要抓住机遇,强化国际交往合作,发挥优势以开创新局面。中国需要世界,当今世界更需要中国,中国是无可替代的创新大市场,这在今次论坛中表现得淋漓尽致。香港作为中外沟通的桥梁及国家高水平开放的最前沿,最容易感受到内地经济春天到来的气息,发展动能更足,要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勇于破局,改革促兴。
《文汇报》发表社评:发挥“出海”跳板优势 转型升级拓商机
继淘宝之后,内地电商平台京东亦宣布启动新一轮针对香港市场的布局,对家电类商品提供“一件包邮”等优质服务。内地电商平台纷纷把目光投向香港市场,说明其看好香港零售市场发展前景,同时凸显香港作为内地企业开拓海外市场的桥头堡作用。香港本地零售商应该化竞争为动力,积极转型升级,尤其是要用好内地给予港商的优惠政策,积极布局内销市场,开拓新的商机。内地电商平台布局香港,是对香港零售业数字化转型的有力推动,加速了本地消费者从线下向线上购物场景的迁移,有助于推动香港零售市场朝著更高效率、更高质量的良性方向发展。面对这一大势所趋,本地零售商要主动识变应变求变,针对内地市场的特点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满足内地消费提质升级的需求。
《香港商报》发表时评:制度创新 河套突破
深化粤港多层次、全方位的合作格局,实现各项创新要素跨境便捷流动,推动两地规则衔接和机制对接,是加快推进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发展的需要。近年香港与内地就大湾区合作推出系列措施,打通很多政策堵点,两地融合取得很大进展。惟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改革进入了深水区,需要以勇气和智慧攻坚,精准进行制度突破。河套区以科技创新产业为重点经济活动,位置特殊,直接涉及跨境要素流动、规则衔接和机制对接等课题,乃是最佳实验田。当局实应用好河套区,大胆探索,破旧立新,进一步打通要素流动障碍,为大湾区制度性开放提供先行示范,在时机成熟时将应用层面扩大到北都以至全港,更好推动香港高质量发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