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闻网3月24日电 香港多份报章24日就香港发展、提升国安意识、启德票务安排等时事热点发表社评。
《大公报》发表社评:国家推进开放合作 香港有著数
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外国媒体“唱衰”中国经济,但事实又如何?今年春节前后,中国经济涌现出一批现象级亮点,包括电影、冰雪、文旅等消费市场热点纷呈,以“杭州六小龙”等初创企业为代表的科技突破不断涌现,绿色家电、新能源产业等绿色经济蔚然成风,充分展现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动能和转型发展的空间。不同领域的新动能不断积蓄壮大,必将为中国经济带来持久旺盛的发展动力。说什么不重要,关键看行动。昨日美国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库克被问及是否用过中国大语言模型DeepSeek时说:“当然,感觉好极了!”这句话,既反映中国创科的强大实力,也说明外国科企看好中国的潜力。国家高质量发展不断开创新局面,这正是大批外国企业高管踊跃参加论坛的原因。香港拥有“近水楼台”的先天优势,更有中央的大力支持,继续发挥好“内联外通”角色,前景一片光明。
《文汇报》发表社评:提升国安意识 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昨日是《维护国家安全条例》正式刊宪生效一周年的日子。这一年来,在国安条例的坚实保障下,特区各界日益意识到提升国安意识的重要性。公务员提升国安意识,有利于带领整个香港深化国际交往合作和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有利于香港沿著“一国两制”的正确轨道稳步迈向更加繁荣的未来。“国安才能港安,国安才能家安”。香港的繁荣稳定证明,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正义的事业是不可战胜的,任何反动势力都阻挡不了“一国两制”事业前进的步伐。在未来的征程中,香港应继续筑牢国家安全防线,确保“一国两制”沿正确的轨道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香港力量。
《香港商报》发表时评:大骚票务安排须与时俱进
无论门票有否印错,时至今日,为何还要依赖实体票,而不能与电子票双轨并行?如果手持电子票,就根本毋须更换实体票,包括最迟表演前一天须完成换票。尤其要考虑到,“盛事经济”下的启德体育园活动,许多是面向海内外旅客的,今次尽管可透过在内地增设换票点处理,但始终已构成不便,更莫说来自其他地方的旅客观众了,可谓未出发已先影响体验。实体票虽有保留价值,以照顾不能使用电子票人士,却不代表入场时仅限接受实体票。更便捷的电子票,无疑是新时代必然之选,也广为国际大型活动采用。香港若然囿于不用,诚非国际大都会的应有之义。香港要发展盛事经济,打造“盛事之都”,其中一大重点乃是“说好香港故事”。来港前买票体验不好,固然糟糕;倘因“抢票难”以致购不了票,因而选择不来港,则一切无从谈起。因此,大骚票务安排诚须重视,务必做到尽善尽美,好使旅客高兴而来、尽兴而归。(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