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通社3月19日电(香港中通社记者 叶永成)中国内地龙头车企比亚迪日前宣布成功研发“兆瓦闪充”重大技术突破,只需充电5分钟便足以行驶400公里,远超美国车企特斯拉的快充速度。随著全球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比亚迪如同一颗新星,在过去几年间迅速崛起。这一成就并非偶然,究其原因,是技术创新、政策支持、市场需求以及用户体验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3月17日,比亚迪召开超级e平台技术发布暨汉L、唐L预售发布会,发布划时代超级e平台,推出闪充电池。比亚迪供图
近年来,随著研发投入的增加和技术革新,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显著提升,许多车型能够达到500至700公里,部分高端车型甚至超过1000公里。目前,比亚迪推出的“兆瓦闪充”技术,更被外界视为电动车充电技术的重大突破。
作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中的佼佼者,2023年,比亚迪售出了302万辆新能源汽车,成为全球销量第一的新能源车企。比亚迪采用“3+2”的全面新能源汽车产品线,其中包括腾势、仰望、方程豹三个新品牌,以及海洋、王朝两个系列。其中,海洋和王朝系列是销量的主要支柱,累计销售近290万辆。腾势作为豪华品牌表现突出,仰望在高端市场中占据领先位置,而方程豹则在个性化市场中具备明显优势。
过去几年,比亚迪的销量从2021年的73万辆增长到了2023年的302万辆。这一增长势头在2024年持续,该年4月份乘用车累计销量达936446辆,同比增长23.6%。而在海外市场,比亚迪产品已经销往7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3年出口量超过24万辆,并且在泰国、印度等地布局了生产基地。反观特斯拉上月的内地交付量,按年已大跌49%,为2022年7月以来的低位。
此外,智能化发展也成为新能源汽车的一大亮点。自动驾驶、智能座舱等功能逐渐普及,提升了用户驾驶体验。例如,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使得车辆能够更好地理解用户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人车互动。这种智能化不仅仅限于高端车型,越来越多的中低端车型也在引入相关技术,扩大了市场接受程度。
当然,不能忽视的是,政府的有力支持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购车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措施有效刺激了市场需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截至今年初,中国充电桩保有量已超过500万台,“新基建”推动了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为自动驾驶和车联网技术提供了基础。其他中国车企如小鹏、蔚来、理想汽车等,都在投资建设自家品牌充电桩。
值得留意的是,预计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将超过35%。在10至20万元人民币家用车领域,比亚迪拥有经典车型众多。此外,比亚迪在豪华品牌市场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例如方程豹在降价5万后,销量大幅提升。
有分析认为,当充电比加油更快,电池性能比燃油更强,而电动车定价更低时,燃油车时代的落幕可能较预期更早出现。传统车企以至电动车新势力,将陷入战略困境,车企若要学步“兆瓦闪充”,则要巨额研发投入,并可能受制于比亚迪的专利壁垒。若不追随,产品竞争力将断崖式下滑,甚至让车企淘汰出局。
展望未来,固态电池和氢燃料电池有望在未来5至10年内实现商业化应用,L4级自动驾驶技术也将大规模推广。预计到203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将超过60%,在全球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扩大。(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