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闻网10月29日电(记者 王丰铃)美国总统大选投票日倒数一周,候选人特朗普与哈里斯在全美多地密集举行集会并发表讲话,但一些议题似乎被刻意遗漏。
候选人特朗普(左)与哈里斯 图源:新华社
特朗普和哈里斯都将自己塑造为经济治理能手。但美媒指出,两人均未曾强调削减财政赤字的重要性,在唯一一次总统辩论中,“债务”一词甚至从未出现。
从各自的财政政策来看,哈里斯认为向大企业和富裕阶层加税便可减少财政赤字,特朗普则主张“对外加税、对内减税”。据联邦预算问责委员会10月发布的评估报告,两人的经济主张均会加重美国债务负担。
以往美国总统候选人争相打“中国牌”的情形,在本届选举中也罕见未出现。被美国政府及两党视为最大竞争对手和威胁的中国,竟甚少被提及。
在台湾问题上,特朗普近日受访时第二次提及,台湾若要美国保护,就应该支付保护费。不仅特朗普未承诺协防台湾,哈里斯亦始终没有正面回应是否会出兵援台,让翘首以盼的岛内部分人士感到失望。
特朗普哈里斯为何回避这些关键问题?两人的回避模糊,是否无法争取到摇摆州选民?凸显出美国大选什麽问题?北京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勇29日接受香港中通社专访,对以上问题作出解析:
1、哈里斯或特朗普回避债务问题,是否说明,两人都不能找到解决办法?
王勇:债务失控是美国现在和将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最大挑战,也是本届大选无法回避的关键问题。解决方法只能是增加税收的同时,减少美国政府开支,特别是要从全世界收缩,减少用於军事同盟的开支。
哈里斯的财政政策服务於中产阶级,试图改变美国贫富悬殊局面,但美国的体制决定了对富人征税并不现实。特朗普的政策满足了美国超富阶层的需求,短期内可以推动美国经济,但中长期来看,必然增加美国债务负担,再加上边境执法、驱逐移民等方面的巨大开支,会使美国国债规模进一步膨胀,加剧政府财务问题,甚至导致财务失控,拖垮美国经济。两人的方案无法解决问题,反会造成巨大债务负担。
2、以往都是大选热门话题,这次两人为何不打中国牌?
王勇:中美关系在美国选举中本应是重要议题,但两党在与中国进行战略博弈的目标上一致,已没有精进空间。且如今美国民众真正关心并存在意见分歧的是国内经济、社会福利、基础设施、价值观等问题,一味打“中国牌”已不能转移民众注意力,可能适得其反,增加民众反感。
3、哈里斯和特朗普,对华立场有区别吗?
王勇:民主党哈里斯坚持与中国进行所谓的“战略竞争”,但同时也希望对竞争进行所谓的“负责任管控”,特别是防止中美激烈竞争引爆战争。哈里斯认可中美之间仍有可展开合作的领域,包括气候变化、公共卫生、粮食安全等国际性的问题。若哈里斯上台,预计会延续拜登政府的政策,给中美关系带来更多可预见性。
但特朗普对中美关系的立场并不明确,预计仍会以经贸为抓手,施加关税,切断投资,试图推动中美“全面脱钩”。更重要的是在战略竞争方面,也会按照共和党极右派的想法改变美国国际战略布局,对中国进行全面打压,拉拢俄罗斯等国共同对付中国。
两党在对华策略上存在不小的分歧。总的来说,特朗普对华政策充满更多不确定性,或会摧毁当前在拜登政府最後两年所恢复建立的中美对话机制。
4、两人都不肯承诺对台出兵支援,为什麽不愿承诺?
王勇:拜登第一任期末,全球地区性冲突愈演愈烈,尤其是俄乌、巴以两场冲突,成为美国的负担。美国民众不愿本国资源和精力用於冲突,何况与中国作战没有胜算把握,哈特二人在台湾问题上回避,是担心被对手抓住把柄,损失选票。
5、这是否说明,两党对台湾问题的立场是一致的?
王勇:两党对台湾问题的立场有别。民主党党纲重返一个中国政策但未弃打“台湾牌”;特朗普是交易思维,或会藉此让台湾多交钱,但其背後的共和党极右派希望在台湾建立对中国大陆的威慑。无论谁当选,美国新一届政府在台湾问题上都存在很大不确定性。中美力量的对比、中美关系到底朝哪个方向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台湾问题的何去何从。
6、两人的回避模糊,是否无法争取到摇摆州选民?
王勇:模糊处理的确会引起部分选民不满和犹豫,特别是哈里斯整体理念和政策都不清晰,难以争取到中间选民。不过,美国选民基本还是根据党派和价值观来投票。
7、候选人在本应作出回应的关键问题上尽可能回避,凸显出美国大选什麽问题?
王勇:这反映当前美国大选进入极端焦灼状态,社会政治严重分裂。当前选情非常微妙,在关键摇摆州乃至全国,两人基本势均力敌。尽管特朗普在摇摆州有些许优势,但也都在统计误差范围以内。两人短期内对这些关键敏感问题很难找到解决办法,担忧选民跑票,不得不对这些原本无法回避的问题采取模糊策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