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论】高松杰:乘启德体育园与十五运会之势 绘九龙城“体育强区”蓝图
创始人
2025-03-19 10:04:44
0

笔者日前出席九龙城区议会辖下社区参与及文化康乐委员会会议,有议员建议鼓励举办优质社区参与活动,我突有“体育强区”蓝图构想,在全球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活力四溢的时代浪潮中,中国正稳步迈向体育强国之路,各省、市、区也在积极探索打造体育强省、强市、强区的有效路径,积累了诸多宝贵经验。而香港启德体育园的盛大揭幕,与年末重磅登场的十五运会,将宛如两颗璀璨星辰,为九龙城铺就了一条充满无限可能的发展通途。笔者认为九龙城坐拥这两大天赐良机,理应乘势而上,汲取各方经验,倡议把九龙城打造成“体育强区”为目标,将体育基因深度融入区域发展的每一处肌理,实现全方位、跨越式的辉煌蜕变,成为国际体育发展的示范之地。尤其要充分利用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独特优势,为体育项目和产业化发展提供坚实有力的融资支持。“体育强区”的建成,更将大大助力香港在国际交往合作中迈向新高度。

启德体育园主场馆。(香港中通社资料图)

笔者留意到我国在迈向体育强国的进程中,高度重视全民体育素养的提升,构建了从社区到学校、从基层到专业的完备体育体系。例如,在全民健身方面,全国广泛建设社区健身设施,举办各类群众性体育赛事,增强民众的健身意识和参与度;在竞技体育层面,注重人才培养体系的搭建,从体校到专业队,层层选拔和培养优秀体育人才。各省市在打造体育强市、强区的过程中,也因地制宜,形成了许多独特的发展模式。像一些城市大力发展特色体育项目,打造城市体育名片,有的则通过完善体育产业链,促进体育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

香港启德体育园作为九龙城的体育新地标,集世界前沿设计与卓越设施于一体,堪称举办各类高规格赛事的不二之选。而十五运会作为国内体育界的年度盛事,其影响力和辐射范围遍及全国乃至世界。笔者认为九龙城应当积极借鉴国内省市承办大型体育赛事的成功经验,把握好作为十五运会部分核心赛事的承办地,借助启德体育园这一得天独厚的平台,让全国乃至全球的目光聚焦于此。这不仅能够极大地提升九龙城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更为本地居民创造了近距离领略顶级体育赛事独特魅力的绝佳契机,从而在全区范围内掀起一股全民热爱体育、踊跃投身体育的热潮,营造出浓厚热烈的体育氛围,让体育成为居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回顾过往,笔者称赞九龙城民政事务处一直以来在推动体育发展方面的努力和成效有目共睹。通过“社区参与计划”,成功资助了众多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极大地充实和活跃了居民的体育生活。如今,站在启德体育园和十五运会带来的新起点上,更应乘势而上,进一步加大对体育活动的支持力度。借鉴国内政府在体育事业投入方面的经验,港府可考虑大幅增加“社区参与计划”的资金投入,同时增设更多专项基金,重点扶持那些具有创新性和发展潜力的体育项目,甚至是加大体育会或康体会的资助。在保留足球、篮球等深受大众喜爱的传统体育赛事基础上,大力推动极限飞盘、室内攀岩、模拟冲浪等新兴运动在社区落地生根、蓬勃发展。针对不同年龄层次和兴趣爱好的人群,精心策划一系列更具针对性和吸引力的活动。例如,为怀揣体育梦想的青少年开设与十五运会项目紧密相关的专业训练营,邀请国内乃至国际知名的运动员和资深教练亲临指导,深度挖掘并激发他们的体育潜能,为他们的体育成长之路保驾护航;为注重养生保健的老年人量身定制太极拳、健身操等养生运动活动,将科学的体育健康理念巧妙融入其中,帮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增强体质,提升生活品质。通过这一系列全方位、多层次的活动布局,真正实现体育参与的全覆盖,让体育成为连接社区居民心灵的坚固桥梁,有效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和居民的归属感。

“体育科技”是助力九龙城打造“体育强区”的关键核心要素。国内许多城市在体育科技应用方面先行一步,为九龙城提供了可参考的范例。九龙城应积极搭建与科技企业深度合作的桥梁,在启德体育园以及区内各个体育场所全面引入先进的运动监测设备、智能训练系统。在紧张筹备十五运会相关赛事的训练过程中,这些前沿科技手段能够帮助运动员精准捕捉每一次训练的详细数据,深入剖析自身的优势与不足,从而制定出高度个性化、科学化的训练方案,实现竞技水平的稳步提升。对于普通居民而言,同样可以借助这些科技设备,实时了解自身运动时的强度、心率变化等身体指标状况,依据科学健身原则合理规划运动计划,有效预防运动损伤,真正享受健康、科学的运动生活方式。此外,充分发挥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的独特优势,精心开发一系列与十五运会项目紧密结合的沉浸式体育体验项目,让居民即便足不出户,也能身临其境地感受顶级体育赛事的紧张刺激与精彩瞬间,彻底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无限拓展体育体验的广度和深度,吸引更多人积极投身到体育活动中来。

大力推进“体育产业化”进程,是实现九龙城“体育强区”宏伟目标的重要战略路径。笔者认为除了政府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设立专项基金外,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拥有丰富的金融资源和成熟的金融市场,能为体育产业发展提供多元融资渠道:

1. 风险投资与私募股权:引导风险投资(VC)和私募股权投资(PE)关注体育领域,针对体育科技初创企业、创新型体育赛事运营公司以及有潜力的体育用品研发企业,搭建对接平台,鼓励金融机构以股权融资的形式注入资金,助力这些企业快速成长,获取未来的高回报收益。例如,对于开发先进运动监测设备的科技公司,VC可在早期提供启动资金,帮助其进行产品研发和市场推广;而对于运营新兴体育赛事的公司,PE可在其发展阶段介入,助力扩大赛事规模和影响力。

2. 体育产业债券:推动体育企业发行专项债券,为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体育赛事举办等筹集资金。比如,启德体育园后续的升级改造或配套设施建设,就可通过发行体育产业债券来融资。投资者购买债券,企业在一定期限内偿还本金和利息,这既为体育项目提供了资金,也为投资者提供了稳定的投资选择。

3. 金融创新产品:鼓励金融机构开发与体育产业相关的创新金融产品,如体育消费金融产品,为消费者提供购买体育用品、参与体育培训课程的分期付款服务,刺激体育消费市场;推出体育赛事门票金融衍生品,通过金融工具分散赛事运营方的票务风险,同时为投资者提供新的投资渠道。

4. 体育产业基金:联合金融机构、企业和社会资本,设立体育产业发展基金。基金可以对体育产业链的各个环节进行投资,包括体育培训、体育传媒、体育旅游等,整合资源,促进体育产业全面发展。比如,基金投资于体育旅游项目,开发以十五运会和启德体育园为主题的特色旅游线路,推动体育与旅游产业的融合。

从国际交往合作层面来看,笔者认为“体育强区”有著不可估量的价值,包括:

1. 增进国际文化交流:体育作为一种全球通用的“语言”,能打破文化、种族和地域的界限。九龙城举办各类国际体育赛事时,世界各地的运动员、观众、媒体汇聚于此,带来多元的文化和观念。例如在一场国际马拉松赛事中,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选手不仅带来了各具特色的运动风格,还分享了他们的生活文化,加深了彼此的了解和友谊,促进不同文化在香港这片土地上碰撞交融,让香港成为国际文化交流的前沿阵地。

2. 拓展外交合作空间:体育赛事常成为外交互动的良好契机。各国政要、体育官员借赛事平台开展交流,增进政治互信。比如在国际体育赛事的开幕式、闭幕式等重要活动中,香港特区政府官员可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代表进行友好会面,就体育合作、文化交流、经贸往来等议题展开对话,为香港在国际事务中争取更多合作机会,拓展外交关系网络,提升香港在国际舞台上的政治影响力。

3. 推动体育产业国际合作:香港“体育强区”的建设吸引全球体育企业的目光,在体育用品制造、赛事运营、体育科技研发等领域,与国际企业开展合作。例如本地体育用品制造企业与国际知名品牌联合研发新产品,共享技术和市场资源;赛事运营公司与国际赛事主办方合作举办大型国际赛事,学习先进的赛事运营经验,提升香港体育产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同时也为国际体育产业发展贡献香港智慧和力量。

回归现实,笔者认为“体育强区”的建设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系统性工程,绝非一蹴而就,它涵盖了硬件设施的完善、体育氛围的营造、民众参与度的提升、体育科技的应用以及体育产业的繁荣发展等多个关键维度,需要各方协同共进、久久为功。九龙城应紧紧抓住香港启德体育园和十五运会带来的历史性机遇,充分汲取中国迈向体育强国、各省市区打造体育强区的成功经验,秉持创新思维,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因地制宜地将体育元素全方位、深层次地融入区域发展的宏伟蓝图之中,把九龙城打造为当之无愧的体育发展高地,为居民创造一个充满健康活力、繁荣美好的幸福生活,书写九龙城体育事业发展的辉煌篇章,为国际体育发展提供可借鉴的示范样本,更让香港凭借九龙城的“体育强区”在国际交往合作中绽放独特光彩。

(本文作者为香港再出发共同发起人、香港菁英会副主席、阳江市政协委员、河南省青联港区常委 高松杰)

(本文为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媒体立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施政报告2024 | 香港劏房... 香港新闻网10月16日电 行政长官李家超今日(16日)表示,特区政府决定以立法方式制订住宅楼宇分间单...
IDA携东亚银行探索香港稳定币... 香港新闻网12月11日电 香港金融科技公司 IDA 宣布与东亚银行有限公司展开合作,以支持香港的数字...
教大学者喜讯频传 多领域研究获... 香港新闻网12月3日电 香港教育大学(教大)最近喜讯频传,多位研究学者在心理学、理财教育、英语学...
李家超:培育青年成立足香港、胸... 香港新闻网12月9日电 香港青年联会第32届会庆及会董会就职典礼9日举行,行政长官李家超以视像致辞表...
华为ICT大赛2024-202... 香港新闻网12月9日电 “华为ICT大赛 2024-2025 香港站颁奖典礼”(以下简称“华为ICT...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两个重点利好... 香港中通社12月9日电 题: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两个重点利好香港香港中通社记者 陈卓仪中共中央政治局1...
【最佳观赏位】2025香港跨年... 香港新闻网12月9日电 他来了,他来了!2025年进入倒数阶段,今年香港跨年烟花汇演继续办。维港烟花...
香港第三季多个行业业务收益录得... 香港中通社12月9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9日发表临时数字显示,今年第三季按年比较,不少主要服务行业...
全线亮灯!黄茅海跨海通道打造大... 香港新闻网12月9日电 中国粤港澳大湾区又一重大跨海通道工程——黄茅海跨海通道即将迎来正式通车。12...
香港海滨长廊预计年底延长至29... 香港中通社12月8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发展局局长宁汉豪8日表示,香港海滨长廊预计会在今年年底延长至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