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闻网3月14日电 香港报章3月14日就相关时事热点发表社评。
《大公报》发表社评:全力培育新产业、抢占新赛道
国家医保局近日印发《神经系统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其中专门为脑机接口新技术前瞻性单独立项,设立了“侵入式脑机接口置入费”、“侵入式脑机接口取出费”、“非侵入式脑机接口适配费”。
就香港而言,医疗和科技都是强项,完全有能力在脑机接口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在刚刚出炉的2025年QS排行榜上,香港不仅有6个学科进入全球前十名,在数据科学和人工智能领域同样表现出色。香港的5所全球百大院校在相关学科均进入了全球前50名,仅次于美国,位居亚洲第一。港大、科大、中大在神经科学和生物医学工程领域都有不少研究项目,对脑机接口进行探索。
《文汇报》发表社评:把握市场“东升西降”机遇 巩固香港金融优势
今年全国两会胜利闭幕后,多家国际投资银行和资产管理公司相继发表报告,表示看好内地经济和股市前景。在全球经济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内地经济稳健增长,香港更要改革创新,把握机遇。不久前发布的新一份财政预算案推出多项措施,如设立特专科技公司上市制度、扩大港币和人民币双柜台股票交易机制等,都是完善本地金融市场交易规则、激活市场的正确之举。
《香港商报》发表社评:用好香港优势 发展绿色经济
国际氢能发展论坛13日在香港科学园举行开幕礼,来自全球专业机构和学术界等800多名代表齐聚一堂,分享氢能行业的最新技术发展、工程方案及未来趋势。
为捕捉绿色经济带来的庞大机遇,近年香港表现积极进取,并取得明显进展。特别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本港具有成熟的资本市场和符合国际标准的监管环境,正好发挥绿色金融枢纽的角色,引导资金投向可持续发展项目。过去几年,由香港发行和安排的绿色与可持续贷款和债券超过800亿美元,总额居亚洲区市场首位;港交所推出的国际碳市场Core Climate,是目前唯一为国际自愿碳信用产品交易,同时提供港元和人民币结算的碳市场;港府推出有关香港可持续披露路线图,促使企业在财务报告中更透明披露其在可持续发展的表现,吸引更多绿色投资者和绿色资金云集香港。(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