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闻网3月10日电 2025年是国家“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全国政协委员、香港立法会议员、交银国际董事谭岳衡认为,香港作为特别行政区,背靠祖国,联通世界,要主动对接国家2026-30年的发展规划,以国家层面的视角,结合自身独特优势,从中确立香港定位,支持国家发展。
谭岳衡指出,首先善用国际化优势,协助中国更好参与全球治理。国际标准、专业化是香港优势,面对地缘政治竞争不断加码,香港需要将优势转换为治理效能,具体从两方面著手,识变应变求变,进一步放大区域“规则制定者”的角色定位,协助中国更好参与全球治理。
谭岳衡建议,香港以绿色金融、数字经济等领域作为突破口,率先对接和参与制定国际高标准规则,建设香港成为亚洲碳交易定价中心,主导区域内标准制定话语权,为国家制度型开放探路;打造人民币国际化“离岸中枢”,推进港股双币计价(港元+人民币),升级“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连接东盟等地快速支付系统,试点“大宗商品人民币结算中心”,构建跨境支付新基建;扩大香港国际仲裁中心在“一带一路”项目中的应用,建设香港成为“一带一路项目仲裁解决中心”,探索国际争议解决中的“中国方案”创新机制。
第二,打造国际创科走廊,担当国家创新体系的开放引擎。谭岳衡说,粤港澳大湾区正加快打造中国科创高地和经济发展超级引擎,香港在国际人才、基础科研、金融支持等方面具有优势,需结合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建设,打造国际创科走廊,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开放引擎。探索制度创新突破,破解跨境要素流动壁垒。推动河套地区特定领域的科研数据跨境传输,提升数据跨境流动效率,建设国际知识产权交易中心,推进专利跨境快速确权;吸引国际顶尖科研机构,打造国际创科人才高地。推进大湾区内科技科研成果两地互认,提供动因吸引国际实验室落户香港,完善人才配套政策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