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论】陶短房:当美加墨贸易战真的打响
创始人
2025-03-10 12:03:44
0

朝令夕改的猴戏

所有人都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习惯于朝令夕改、反复无常,但2018年11月30日,当用于替代《北美自贸协定》(NAFTA)这一生效多年、本应是美加墨三国间“永约”的《美加墨自贸协定》(USMCA)签署之际,三位新协议缔造者——美国首席谈判代表布雷迪 (Kevin Brady)、加拿大首席谈判代表维尔赫尔 (Steve Verheul)和墨西哥首席谈判代表拉莫斯 (Ken Smith Ramos)还是不约而同松了口气,因为他们三位都是和特朗普友好者,布雷迪这位得州共和党人更曾是众院筹款委员会的前主席,在他们一手安排和加墨两国政府步步妥协下,USMCA几乎满足了特朗普的一切苛刻要求,包括每隔6年强制审查一次(这意味著但凡美国认为“不再占便宜”的条款都可能被随时换掉)的“落日条款”,甚至特朗普本人都在当时兴奋地欢呼,这是“我们所能达成的最好协议”。

然而获得第二个任期的特朗普很快让3人感到不安,因为特朗普对加墨的关税威胁俨然正从事实上摧毁这个2026年7月1日前将强制“落日”的USMCA:特朗普上任当天就表示将从2月4日对加、墨输美产品征收25%关税(能源为10%),却在最后一刻宣布延期1个月;延期行将结束之际,面对加、墨的一再协商、恳求,先是其商务部长卢特尼克 (Howard Lutnick)言之凿凿“肯定推迟”,不到一天特朗普本人就正式表态“不会有任何延迟”,3月4日的追加关税如期而至,特朗普扬言“不打折”;几小时后卢特尼克便吹风“可以部分打折,但这并非延迟”,随即美国在3月5日宣布对符合USMCA条款的汽车相关产品延期追加关税1个月,并在同一日内相继吹风“农产品也可能适用(加税延期)”、“可能有更多产品适用”、“加拿大取消报复性关税就会有更多产品适用”;3月6日,特朗普亲自宣布对墨西哥输美符合USMCA产品暂缓加税1个月,但仍然猛烈抨击此前一日与之在电话中激烈争吵的加拿大联邦总理特鲁多(Justin Trudeau),甚至攻讦其“为谋求继续执政故作姿态”(事实上3月9日加拿大执政党联邦自由党将举行党领选举,新党领产生后特鲁多将很快卸任),但几小时后他本人在同一平台上又证实,自己已签署行政命令,不论加拿大、墨西哥,符合USMCA的输美产品加税都将暂缓1个月。

一位来自新加坡、从事投资咨询业务的当地朋友直言“宛如猴戏”:如此重大的国计民生和牵扯多国的问题,在短短几天内翻来覆去地来回改,且看样子还会持续这样重复循环,“说亘古未有也毫不夸张”。

加方冷漠以对的背后:不确定性

面对特朗普在关税问题上朝令夕改的“猴戏”,加拿大政坛似乎从3月4日起变得冷静、淡然。

特鲁多一方面对“任何豁免”都表示欢迎,一方面不忘提醒加拿大人“必须保持团结”、“我们也要再次提醒,此刻我们正处于贸易战中”,强调“贸易战将在可预见的未来持续下去”,号召人们“更多购买加拿大产品”。

加拿大联邦外长乔美兰表示,必须承认应对特朗普翻云覆雨的关税政策变化“是一个挑战”,并表示“目前白宫出现了太多不可预测性和混乱的情况”。她在多伦多指出,“我们会坚定地站在那里,我们不会每 30 天就经历一次这种心理剧。因此,我们的目标是确保通过对话恢复更多的确定性。”

多位省长表示,即便美方作出部分妥协也不要像上次那样轻易退让:安大略省省长福特在部分豁免出台、全面延期一个月尚未推出之际强调,包括终止省政府与“星链”合作、把输美电费上调一倍等省级反制措施不变,纽芬兰及拉布拉多省长富瑞借鉴该省的历史,敦促加拿大人不要低估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的“帝国主义”野心。他表示特朗普正在通过制造经济混乱来制造不稳定,从而对加拿大发起攻击。他还警告称,经济压力与坦克和枪炮一样,可以有效侵蚀一个国家的独立和主权。纽芬兰一度获得独立,但因追随英国参加一战导致破产不得不加入加拿大,这位省长追溯这段历史,称“不要忘记,是经济力量,而不是军事力量,让我们失去独立并选择加入加拿大”;针对美国酒杰克丹尼 (Jack Daniels)生产商Brown-Forman CorpCEO怀廷 (Lawson Whiting)“加拿大各省抵制美国酒的决定比美国加税更糟糕”的批评,阿尔伯特省长史密斯指出“这不过是加拿大人合乎逻辑的做法,我们只是想支持我们自己的行业和企业”。值得一提的是,作出一边倒表态的省长中既有刚刚连选连任的福特,也有即将退休的富瑞,既有经常发表激烈抨击美国言论的不列颠哥伦比亚省长尹大卫,也有被戏称“全加拿大最亲特朗普省长”、直到3月4日前最后一刻还坚决反对反制措施的史密斯。省长们还一致同意打破省际贸易壁垒,其中包括扯皮90年之久都无法解决的跨省国产酒类销售禁令。正如联邦内政部长阿南德所言,省长们的空前团结是为了对冲“特朗普带来的冲击”,“这项与各省达成的协议意味著:‘我们正在打破贸易壁垒,我们将能够为加拿大经济增加 2000 亿美元的收入,而无需看特朗普的脸色’”。

加拿大各政党领导人也暂时淡化相互分歧,采取了一致立场。反对党联邦新民主党党领驵勉诚(Jagmeet Singh)特意提醒政府“不要轻易因特朗普态度的微调而动摇”,以免给对手留下可乘之机。他指出,2018年的USMCA墨迹未干,“加拿大不应该向另一个违反该协议的国家做出让步”。

几乎每个主张“慎重反应”者都对“不稳定性”谈虎色变。

特朗普和特鲁多 新华社图片

除了特鲁多、乔美兰这样吃过无数次特朗普翻云覆雨苦头的联邦政要,一直身体力行推动绥靖的史密斯5日在CNN上无奈地对美国观众吐槽“特朗普太善变,我们加拿大人不得不学会在关税战中自己照顾自己”;在安大略省,代表数千名当地美国车企 Stellantis 员工的 工会组织Unifor Local 200负责人达格洛诺在得知“暂时豁免汽车相关”之际表示,这“实际上并未改变任何”,另一位工会领袖佩恩称“与昨天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未来 30 天又将发生什么变化?唯一改变的是,特朗普意识到他的关税将使美国汽车行业陷入停滞。他只是试图行缓兵之计,以便利用这些时间稳住加拿大,同时说服美国车企承诺撤资,结果是汽车行业又要花一个月时间不稳定,又要花一个月时间迫使企业迁厂,又要花一个月时间向加拿大政府施压”。

加拿大商会执行副总裁兼公共政策负责人马修霍姆斯 (Matthew Holmes) 认为,这不会是特朗普给予的最后一次豁免,“我们以前就看过这种戏。特朗普总统先是征收关税,然后又逐一给予豁免。这不是建立持久贸易联盟的方式。”

感到紧张的不止加拿大人。

4日美联储发布经济状况摘要“褐皮书”指出,制造商们报告称,“反复的关税谈判让人感到紧张,而不确定性的加剧具有极大的破坏性”;同日美国供应管理协会(ISM)报告称,由于对关税政策不确定性的担忧,2月美国服务业企业成本大幅提高,一家从事农业、林业、渔业和狩猎业的公司表示:“由于关税风险和其他潜在政府行动,未来商业活动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一家住宿和餐饮服务企业指出,关税政策不确定性;“造成了定价和其他指标的混乱”,使得预测未来需求变得困难;一家信息行业企业表示,“关税将产生连锁反应,可能严重损害我们的业务”。通用、福特、克莱斯勒(所有者Stellantis)三大美国车企高管也纷纷指出,“过山车式”的汽车行业关税政策变化给整个行业带来“大量额外成本和混乱”,时而加征、时而延期,且未来仍将充满变数的关税政策,和即便达成也未必保险的协议,都意味著高悬汽车行业头顶的达摩克里斯之剑始终是巨大的威胁。

连日来美加股市随著特朗普关税口径的不断切换大起大落,走出了激烈的下跌抵抗型走势。对此彭博社忧心忡忡地认为,这主要应归咎于“美国对加拿大和墨西哥商品征收关税的不确定性持续”——一如年初的单边上涨,源于市场对特朗普治下美国经济金融政策的乐观预期。

许多人指出,特朗普“早已习惯于漫天要价,就地还钱,因此在关税和几乎所有问题上反复改变主意是家常便饭,他认定这样有利于获得最有利的结果”,因此越显得愿意妥协,特朗普就越可能得寸进尺。

他们还指出,3月4日后最初所谓“愿意让步”,实则几乎都是包装成“让步”的单边利己行为:被本国车企提醒“如此匆忙加汽车相关关税会不利于车企撤回美国”,于是以“让步”为由给车企一个月缓冲期,尚未推出就告一段落的对农产品“让步”也大同小异,一旦时机成熟一切将重回“特朗普轨道”,至于最后的“全面延期一个月”,最初是希望用这一“期货”换取加拿大不实行任何反制性措施的“现货”,直到最后一刻特朗普仍期待以此换取些什么。

而且所谓“全面”实际上一点也不全面:由于设立了“USMCA范围内”的约束,事实上约62%的加拿大输美产品和50%的美国输加产品都不能获得这区区1个月的关税“缓刑”——这个数据来自美国白宫的官方资料。

带来的混乱和不安

美国《国会山报》驻白宫记者塞缪尔斯(Brett Samuels)指出,白宫对关税的不可预测态度已经扰乱了金融市场,且这一混乱还会延续和加剧,因为“他承诺将实施更多关税,表示将从 4 月初开始对其他对美国进口产品征收关税的国家征收对等关税,并在未来几周对汽车进口、半导体、药品和其他某些材料征收特定行业的关税。一些企业领导人警告称,关税可能会导致商品价格上涨”。

在被称作“美国国家摇篮”的东北部新英格兰地区,道路上每10辆汽车中,就有8辆使用加拿大石油生产商的燃油,波士顿洛根机场使用的90%的航空燃油也来自加拿大,该地区最大的汽油供应商之一是位于新不伦瑞克省圣约翰的欧文石油炼油厂,也是加拿大最大的炼油厂。达拉斯 GasBuddy 石油分析主管德哈恩 (Patrick De Haan) 表示:“缅因州和新英格兰大部分地区的汽油价格涨幅可能会比其他州大得多,因为它们依赖来自加拿大的精炼燃料”。截止5日,美国汽车协会的汽油价格追踪器显示缅因州的汽油价格一天内平均每加仑上涨了两美分。德哈恩预测,随著特朗普的 10% 能源关税转嫁给消费者,未来几周美国东北部的汽油价格将平均上涨每加仑 20 美分。他还认为,德哈恩表示,东北各州不会立即找到欧文石油公司圣约翰炼油厂的替代方案,该炼油厂 80% 的精炼产品运往边境以南。

也有一些分析家得出了看上去相反的结论——但推导出结论的理由却和相反观点的推导理由如出一辙:休斯顿莱斯大学能源与全球石油研究员指出,特朗普的贸易战实际上可能会压低油价,“因为人们担心即将到来的经济衰退会降低燃料需求”。

当然加拿大也不可能从中获利。非营利性机构大西洋能源中心主席罗比肖表示,加拿大大西洋地区能源行业的公司,如欧文石油公司、新不伦瑞克省电力公司、新斯科舍电力公司、海事省和东北管道公司以及其他几家能源相关的企业和组织对此感到担忧,“我们确实知道,未来四年加拿大和美国都会面临困难,因此这里的行业正在考虑如何降低风险,我们希望这并不意味著要将工作岗位或公司转移到美国”。

北美汽车供应链在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之间保持高度一体化。加拿大汽车制造商协会估计,零部件在最终组装前可能要跨越加拿大、美国和墨西哥边境多达八次。加拿大制造的汽车中有一半的零部件来自美国,汽车制造业还为加拿大直接创造了128,000个就业岗位,仅安大略省就创造了100,000个就业岗位。连接加拿大温莎市和美国底特律市的“大使桥”,因主要往来运送汽车零部件被称作“汽车桥”,桥两侧几乎一切行业和企业都仰赖汽车行业的分工合作为生,疫情期间该桥一度关闭,曾引发两岸民众高度不安,如今他们再度为此感到惴惴。美国东北部新英格兰部分地区远离美国中心城市,更多依靠加拿大大城市蒙特利尔发展,被戏称为“蒙特利尔的远郊区”,一旦关税壁垒高耸,“远郊区”有变成“敌占区”之嫌,将对该地区的社会和民生带来沉重打击。

北美职业冰球联赛(NHL)是北美五大联赛中加拿大占比最重的,32支球队中加拿大球队多达7支,球员占比更远超美国。NHL总裁贝特曼5日CNBC 的“Squawk Box”节目中表示,NHL 的七个加拿大俱乐部表现出色,占联盟收入的 25%,由于加拿大球队以美元支付球员薪水,加元兑美元的贬值可能会带来困难,对于这样纯属“政策性灾害”的意外他感到十分无奈。

为抗议特朗普的欺凌,加上收入预期下降,许多加拿大家庭取消了3月春假传统上赴美度假的安排,飞行中心通讯主管杜拉科维奇 (Amra Durakovic)指出,“情况非常不稳定,我们从未见过这种情况”,该中心报告称,2 月份前往美国目的地的预订量同比下降了 40%, 11 月至 2 月期间预订了美国航班的加拿大旅客中有 20% 已经取消了行程。“这绝对是令人动容的,很多人觉得现在信任已经被打破了,他们真的想去美国以外的任何地方旅行。”

加拿大卡车运输联盟本周表示,客户一直在取消订单,该行业组织调查的安大略省许多车队都报告了最近或即将裁员。该组织报告称,由于关税对跨境贸易造成严重破坏,卡车运输公司已开始停止运输、考虑裁员并争夺新路线。

在美国纽约州邻近边境的沃特顿,饲料厂工人拉莫里亚 (Laura Lamoria)对关税贸易战不确定性随时带来的涨价和商品匮乏忧心忡忡,“塔吉特”等已发出警告称,最早本周可能开始涨价,尤其是水果和蔬菜等易腐烂商品。预计汽油价格也将上涨,一些消费者称“实际上价格已开始涨了”。尽管对汽车行业的关税被推迟了一个月,但担忧仍然存在。专家警告称,如果征收 25% 的关税,新车价格可能会上涨 12,000 美元。该镇约有 25,000 名居民,当地几家经销商表示,他们尚未收到制造商的任何更新,这使得企业和买家都处于不确定的状态。对特朗普挑动关税战,一位当地市民认为“这是一个糟糕的想法,它只会加剧通货膨胀,一切都会很快开始崩溃”,另一位当地市民则更担心此举会影响边境两侧民众长期友好情谊,他表示“我认为这很愚蠢,加拿大人和美国人已经相处很多年了,”

加拿大人背负的沉重

加拿大《金融邮报》日前分析了贸易战一旦“不可逆”将给加拿大带来的沉重负担。

首先是汽车价格。加拿大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协会会长·沃尔普 (Flavio Volpe) 表示,加拿大的汽车成本可能上涨 10% 至 25%,具体取决于原产国。行业研究公司JD Power的一项研究预测,关税战可能会使加拿大购物者购买新车的成本增加高达6,000美元。

其次是食品杂货。代表全加拿大6900家独立杂货商的加拿大独立杂货商联合会(CFIG))高级副总裁桑兹(Gary Sands)认为,严重依赖美国货源的绿叶蔬菜、新鲜水果、贝类、鲑鱼、罗非鱼,以及部分牛肉和猪肉都会涨价,不光价格,许多以前常见的货品也会开始匮乏。

加拿大蒙特利尔银行(BMO)资本市场首席经济学家波特关税可能导致加拿大 2025 年实际 GDP 增长放缓至 0.5%,这反映出“加拿大对美国出口需求减少,而美国占加拿大 GDP 的五分之一”。他指出,供应链中断阻碍了商业活动和消费,不确定性加剧损害了商业投资,这也将产生影响。

“我们是加拿大人”

25年前,加拿大新斯科舍省青年道格拉斯(Jeff Douglas)为Molson Canadian'啤酒公司主演了以抒发加拿大爱国情绪为主题的啤酒广告“我们是加拿大人” (We are Canadian),塑造了深入人心的加拿大爱国青年乔.加拿大(Joe Canada)形象。加美贸易战打响、尤其特朗普一再扬言吞并加拿大后,许多气愤的加拿大人把这款25年前的旧广告拿出来播放,一时间脍炙人口。

如今已是新闻媒体主管的道格拉斯和朋友们交流后认为,25年前的广告主题虽好,却有一些囿于时代的偏见和不足(如忽略了加拿大自身的弱点和历史过错),有必要重新创作一则。3月3日,一则画面、配乐完全模仿旧版,却注入时代内容(如称“加拿大不完美但我们不是什么51州”)的“乔.加拿大”新视频上传,7小时后点击率就突破4.3万,一天后更达到近30万的高位。

值得一提的是,在留言表示赞赏和支持者中,为数不少是美国人。

或许这新旧两段相似度极高的视频,正是此时此刻,面对特朗普“关税不确定性”威胁的加美边境两侧民众复杂情绪的剪影吧。

(本文作者为旅加学人、特约评论员陶短房,本网获独家授权刊发,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为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媒体立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施政报告2024 | 香港劏房... 香港新闻网10月16日电 行政长官李家超今日(16日)表示,特区政府决定以立法方式制订住宅楼宇分间单...
IDA携东亚银行探索香港稳定币... 香港新闻网12月11日电 香港金融科技公司 IDA 宣布与东亚银行有限公司展开合作,以支持香港的数字...
【来论】李然:矢志改革惠民生 ...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日前发表任内第三份施政报告,亦是香港特区完成基本法第二十三条本地立法後的首份施...
“台北联络代表处”被南非政府默... 香港新闻网3月17日电 在发出最后通牒后,南非国际关系与合作部被爆于今年3月初在其网站上,将“台北...
中国国安部曝光4名“台独”网军... 香港新闻网3月17日电 据微信公众号“国家安全部”17日消息,台湾资通电军自2017年6月成立以来,...
中国A股三大指数上涨 全市场超... 香港中通社3月14日电 中国A股三大股指3月14日开盘集体上涨。早盘在大消费和大金融走强下,三大股指...
观察:赖清德“台独”路线越走越... 香港新闻网3月14日电(记者 李明珠) 台湾当局领导人赖清德13日召开安全高层会议,并在会后讲话中将...
香港花卉展开锣 香港新闻网3月13日电(记者许其皓)3月13日,香港花卉展览预展在维园举行,同日配合香港花卉展举办“...
台积电传合资救英特尔 遭批不仅... 香港中通社3月12日电(香港中通社记者 程敏璇)台积电近日宣布赴美投资1000亿美元后,12日再传出...
73岁新加坡男逾期居港10余年... 香港中通社3月11日电 73岁新加坡籍老翁逾期居留香港十多年,花光数十万积蓄后财困,于2020年及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