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两会)经济与两岸 台湾关注的两会热词
创始人
2025-03-06 22:04:26
0

香港中通社北京3月2日电(香港中通社记者 施鑫岳 陈卓仪)一年一度的中国全国两会即将召开,为外界观察中国发展蓝图提供重要窗口,台湾舆论亦密切关注。除了涉台论述、两岸关系,大陆如何谋划经济发展也备受期待。

聚焦经济发展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的谋篇布局之年。关键节点之际,外界关注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将提出怎样的宏观发展目标,特别是GDP增速、CPI涨幅、财政赤字等指标如何设定,以及全年产业重点部署方向。

台湾中央社注意到,农历新年期间的DeepSeek爆火造成一股旋风,人工智能、机器人领域等蔚为风潮。两会期间政策相关表述释出的风向将成为重要看点。

台湾《联合报》以“扩内需、新质生产力 开启‘十五五’规划”为题报道称,扩大内需及新质生产力,将是今年两会重要关键词。预计两会将扩大耐用消费品“以旧换新”范围,加速折旧有利于居民扩大消费支出。提振总需求政策不会改变,且力度会慢慢提升。

此外,新质生产力今年仍不容忽视。台湾经济学者评估重点有三:一是健全规模、体量、结构体系、技术水准;二是强调关键技术要创新;三是坚持“脱虚向实”,坚守实体经济,可能从新质生产力关键技术内容投注资源。

台湾《经济日报》点出,在高质量发展方面,加快人工智能、绿色能源等前沿技术突破和应用推广,无人驾驶、低空经济、数字经济、人形机器人、6G等将是增强核心竞争力关键。

回应两岸呼声

“风高浪急”“ 兵凶战危”,已连续多年成为评估台海局势的关键词。2024年,两岸交流往来呈现积极态势,人员往来440.5万人次,同比增长53.8%。但数字背后,也折射出交流的不对称。在人为设置的障碍面前,大陆民众赴台交流总是显得“磕磕绊绊”。

新的一年,大陆将如何回应两岸民间要交流、要合作的呼声,如何推进落实两岸融合发展,同样成为台湾舆论对两会的关注重点。

图为台北市101大楼。来源:香港中通社

多家台媒均观察到,两会召开前夕,大陆对台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今年会议首次出现了“塑造祖国必然统一大势”的表述,体现了大陆未来将在推进两岸统一上积极进取、主动作为的姿态。

台湾《旺报》发表社评指出,在两岸政策落实层面,可重视三方面:第一,推动两岸交流合作,扩大两岸人员往来,支持大陆台商台企发展,深化两岸融合发展,让台湾同胞共享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机遇和成果;第二,为台湾青年来大陆追梦圆梦创造更好条件;第三,坚决反对和遏制外部势力干涉,巩固国际社会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格局。前两点目标相同:促进民间交流,两岸之间的联结越多越好。

这个冬天,冰城哈尔滨热度不减,吸引了越来越多来自台湾的“小土豆”们前去打卡;《黑神话:悟空》《哪吒之魔童闹海》火爆全球,也受到台湾民众的追捧和好评。如何借助这股引发两岸共鸣的文旅热,来促进两岸同胞的交流沟通,有望成为两会代表委员的探寻热点。(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扩大“湾区... 香港新闻网7月31日电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31日宣布扩大“湾区账户通”服务账户办理地区至中国内地所...
香港警队新任“一哥”周一鸣:警... 香港新闻网4月2日电(记者 张明臻)香港新任警务处处长周一鸣今天履新,他在警察总部会见传媒时提出未来...
中国收紧7类稀土出口管制 ... 香港新闻网4月7日电 中国4月4日反击美国征收对等关税,包括当天起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这些...
180度大转弯?美国豁免手机、... 香港新闻网4月13日电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
香港歌手李国祥去世 终年60岁 香港新闻网3月29日电 香港歌手李国祥29日被证实离世,终年60岁。其好友周启生接受传媒访问时证实死...
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5月6日电 题: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记者 罗光萍 陈卓仪  香港特区行...
研究指香港未来10年点对点交通... 香港中通社3月25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正就网约车平台研究相关规管措施,网约车平台Uber于25日公布香...
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市民期待... 香港中通社12月6日电题: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 市民期待拆“礼物”作者陈卓仪 梁嘉轩中央赠港大熊猫...
香港廉署接待“一带一路”两国斯... 香港新闻网3月26日电 香港廉政公署3月24日起接待一带一路国家斯里兰卡及赞比亚的反贪机构高层代表...
香港雇员2024年工资中位数达... 香港中通社3月24日电(记者 谭畅)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4日公布数字,去年5月至6月香港雇员的每月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