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通社3月5日电(香港中通社记者 黎金良)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日以所谓“芬太尼问题”为借口对中国输美产品再加征10%关税,但“谎言”始终会被戳破,就连美国媒体也曾承认这可能是特朗普“最新对华外交武器”。
美国总统特朗普。香港中通社资料图
作为反击,中方4日发布了《中国的芬太尼类物质管控》白皮书,介绍近年来中国对芬太尼类物质进行的管控和展开国际禁毒合作的情况,包括与美国在内的有关国家在应对芬太尼类物质及其前体问题方面深入开展的合作,以详实的数据和案例向世界展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禁毒担当。
事实上,中国在2019年5月已正式整类列管了芬太尼类物质,是全球最早这么做的国家,就连当时第一任期的特朗普政府也因此感谢中国领导人做出了“令人赞叹的人道主义姿态”,双方的执法人员开始协调抓捕毒贩。
在中美贸易战加剧下,两国自去年1月重启禁毒合作以来,中国新列管了46种新精神活性物质,后续又对包括3种可用于制造芬太尼的前体化学品在内的7种化学品实行列管,这些实际进展和成果也得到了美国政府多个部门的认可。美国《纽约时报》去年11月曾发文称,中美作为两个超级大国的竞争对手,在芬太尼问题上的合作是少数能够取得进展的成果之一。
《环球时报》的评论指出,美国芬太尼问题严重至此,原因从来不在外部,更和严格禁毒的中国无关。非法芬太尼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进入美国市场,之后又有媒体爆出美国制药公司隐瞒合成阿片类药物的成瘾性、医生过量开具止痛药导致大量患者上瘾的事件。
有数据显示,美国虽然占世界人口总数5%,但却消费了全球80%的阿片类药物,且迄今没有永久整类列管芬太尼类物质。近乎畸形的需求推动了美国芬太尼非法市场的发展,这才是导致芬太尼在美国泛滥的根本原因。
此外,美国的社会治理缺位也让毒品问题更加严重,美国副总统万斯就在其自传中描述过类似情况,许多底层家庭生活的社区环境混乱、教育和监管缺失,导致不少儿童从小就生活在吸毒、贩毒的不良环境中,形成了难以打破的恶性循环。
《纽约时报》曾称,芬太尼是特朗普的“最新对华外交武器”。那么,特朗普为何要选择芬太尼?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教授张家栋5日对香港中通社分析称,特朗普用这个借口主要是考虑到国内政治因素。
张家栋解释,特朗普对中国加征关税主要目的是推动制造业回流等方面,而且感觉美国经济需要用超经济手段才能支撑,芬太尼毒品的问题也较能得到国内民众的支持。如果加关税后物价上涨,特朗普也容易解说,可说成是为了安全和生命付出一些代价。“我感觉这是一个话术,主要是从国内的角度去考虑。”张家栋认为,根子还是特朗普认定的中美之间产业竞争,高科技竞争,通过加征关税迫使一些中国企业到美国投资及生产。(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