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论】钱言:欧洲面临生死存亡的抉择
创始人
2025-03-03 10:04:44
0

泽连斯基被赶出白宫,连准备好的午餐,也没让泽连斯基和乌克兰代表团成员吃,直接分享给在场采访的记者们。

泽连斯基离开美国后去了伦敦,见了英国首相斯坦默,并签下巨额贷款协议。

当地时间2日欧洲各国领导人齐聚伦敦,商讨在没有美国的支持下,如何接管对乌克兰的支持。

泽连斯基与特朗普和万斯的争吵,以及拒绝签署与美合作的矿产协议,其底气就是来自欧洲的态度。而由小众聚合起来欧洲的底气,则是认为特朗普治下的美国,不是一个真实的、一贯的美国。欧洲不能长期离开美国,独自对付俄罗斯。短期内支撑过四年,以欧洲经济、科技和军事实力,不是问题。

现在欧洲不是简单在顺从特朗普牺牲乌克兰与花自身更大代价独自撑起对乌克兰对付俄罗斯之间的选择,而是能否保持西方自由世界生死存亡之间的抉择。

为什么提高到这么一个严重程度来说?

这里有个逻辑前提:前面已经提到,欧洲领导人不认为特朗普治下的美国,代表了真正的美国。所谓真正的美国,就是二战后至少不会颠倒了俄罗斯和欧洲的敌我关系。

特朗普前些日子感谢俄罗斯在二战中与美并肩作战共同对付纳粹,并为此所作出的牺牲。特朗普是不读书的人,对历史就是白痴。即使与俄并肩作战,彼此一直皆留一手,更不要说后来的长期冷战了。最让欧美难忘的一幕是,对西柏林居民日常生活的航空补给。这个细节有必要顺带提一下,会更好理解泽连斯基与万斯在白宫里争吵的点。

二战以英美为首的盟军与苏联红军,同时从东西两个方向攻占纳粹首都柏林。最后以各自实际占领地,作为管辖范围,柏林城被划分为东柏林与西柏林。德国东部地区被苏联占领,整个柏林城在几个月后成立的东德国家领土上。西柏林成了一座孤岛。此前有协议,有一条给西柏林日常生活供给陆地通道。1948年6月,苏联要求英美撤出西柏林,被拒绝后,苏联授关闭了这条陆地通道。西柏林250万人口的日常共给被断了。苏联想通过“围困”的办法,逼迫英美退出西柏林。由此开始了人类历史上未曾出现的一幕:大到煤炭药品面粉,小至婴儿奶粉,最艰难时,连生活用水,都有由欧美从空中运输至西柏林。史称“西柏林空运”。从1948年6月26日到1949年5月12日,总时长11个月。总飞行次数27800架次,平均每分钟一次起降。总吨位数超过230万吨,分别从伦敦、多伦多、纽约、巴黎等机场起飞。共牺牲了39名英美飞行员。苏联见此招未能见效,在国际社会强烈谴责下,重新开放陆路运输通道。此次危机结束。这一危急的解决,就是欧美以最大的代价,挺过了苏联的封锁,为未来的世界格局形成,起到关键性意义。

在苏联势力包围里的230万西柏林人,美欧世界没有放弃。西柏林后来成了东德人奔向西方的中转站,最后“柏林墙”的倒塌,成为欧美世界胜利的象征。

这就是欧美对付苏俄的应有价值观和一贯姿态。

万斯说,要停火,对俄得用外交手段。泽连斯基则不相信对俄罗斯人使用外交手段有用。并举了对克里米亚妥协后并未有了持续和平例子。他们的争吵点就在这儿。一贯的美国,与欧洲休戚与共,如今的特朗普“美国优先”,隔著一个大洋,“感觉很棒”。感觉不好的是你泽连斯基。泽连斯基以美国的过去对欧洲的感觉,来警告特朗普。特朗普则是弃欧后的自我感觉。所以指责泽连斯基不要主导我的感觉。

他们还有一个争吵点就是,作为乌克兰总统是代表乌克兰这个国家与美国这个国家打交道,而不是他的国家或本人与美国的民主党或共和党打交道,更不是与拜登或特朗普个人打交道。但特朗普混用了国家、政党和个人的概念。万斯说泽连斯基没感谢美国。CNN很快反驳,仅在正式外交场合,泽连斯基感谢过美国148次。特朗普和万斯承认拜登治下的美国支援是对乌克兰的援助,却不承认拜登当政时泽连斯基的感谢是对美国的感谢。在他们出卖乌克兰给俄罗斯时,却要泽连斯基感谢。

欧洲领导人在此关键时刻,非常有眼光和胆识,往后多看十几年。设想一下,如果欧洲在俄乌问题上退让,接下来步步被动被特朗普牵著鼻子走,欧洲的安全与繁荣,日益堪忧。一旦配合特朗普获得成功,特朗普会不会连任虽目前看不可能,但特朗普的大旗继续被日益民粹化的共和党如万斯扛下去,美国只顾自身利益,不惜与俄罗斯结盟,还有欧洲未来吗?

相反,选择与特朗普对抗,接过抗击俄罗斯重任,让特朗普“美国优先”落空,至多忍受四年,对特朗普失望的选民,会重新矫正美国行走轨道。

这就是泽连斯基和欧洲领导人的眼光与底气。

(作者钱言:香港亚旅卫视常务副总编。本网获独家授权刊发,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为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媒体立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扩大“湾区... 香港新闻网7月31日电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31日宣布扩大“湾区账户通”服务账户办理地区至中国内地所...
香港警队新任“一哥”周一鸣:警... 香港新闻网4月2日电(记者 张明臻)香港新任警务处处长周一鸣今天履新,他在警察总部会见传媒时提出未来...
中国收紧7类稀土出口管制 ... 香港新闻网4月7日电 中国4月4日反击美国征收对等关税,包括当天起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这些...
180度大转弯?美国豁免手机、... 香港新闻网4月13日电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
香港歌手李国祥去世 终年60岁 香港新闻网3月29日电 香港歌手李国祥29日被证实离世,终年60岁。其好友周启生接受传媒访问时证实死...
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5月6日电 题: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记者 罗光萍 陈卓仪  香港特区行...
香港廉署接待“一带一路”两国斯... 香港新闻网3月26日电 香港廉政公署3月24日起接待一带一路国家斯里兰卡及赞比亚的反贪机构高层代表...
研究指香港未来10年点对点交通... 香港中通社3月25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正就网约车平台研究相关规管措施,网约车平台Uber于25日公布香...
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市民期待... 香港中通社12月6日电题: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 市民期待拆“礼物”作者陈卓仪 梁嘉轩中央赠港大熊猫...
香港雇员2024年工资中位数达... 香港中通社3月24日电(记者 谭畅)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4日公布数字,去年5月至6月香港雇员的每月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