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6年度财政预算案昨日(26日)公布,作为香港工商业界的一员,本人对新一期财政预算案出炉表示欢迎和全力支持。值得肯定的是,新预算案以“稳根基、拓增量”为核心理念,精准回应商界与市民需求,不仅展现了政府在面对财政挑战时的务实态度,更为香港的经济复苏注入了新的动力,展现了特区政府提振经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心。
税务宽减普惠企业与市民
财政预算案2025提出,宽减2024至25课税年度百分之百的利得税、薪俸税及个人入息课税,上限均为1500元,惠及全港214万名薪俸税和个人入息课税纳税人及165,400家企业。同时,将征收100元印花税的物业价值上限由三百万元提高至四百万元,以减轻购买较低价值住宅及非住宅物业人士的负担。有人对此做过测算,以一个楼价400万元的单位计,措施生效前,买家须付印花税6万元,新措施下印花税大减至100元。减印花税可以刺激楼市,尤其是促进400万元以下的楼盘成交,甚至居屋二手市场亦将受惠。税务宽减措施将直接降低企业及市民负担,有效缓解短期经济压力,为市场注入信心。
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升级
财政预算案2025指出,人工智能是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核心。特区政府预留10亿元成立香港人工智能研发院,聚焦上游研发与成果转化,并配合河套合作区首批产业进驻(生命健康科技、人工智能等),强化香港国际科创枢纽地位。新田科技城20公顷用地及沙岭数据园区的规划,进一步扩充产业用地,为创科企业提供长远发展空间。
北部都会区对香港社会和经济发展至为关键
财政预算案2025强调,北部都会区对香港社会和经济发展至为关键,能加速创科产业发展,让香港更深度参与大湾区建设,同时为市民创造优质的事业发展机会和生活环境。特区政府将会继续优先为这项目投入资源。这包括:创科的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河套合作区)香港园区、高端专业服务和现代物流的洪水桥/厦村新发展区,同时,发展“北都大学教育城”,设立第三所医学院,保留传统乡镇及历史人文资源等。
人才培育与教育枢纽建设
财政预算案2025指出,香港专上教育高度国际化和多元化,拥有五所世界百强大学及优秀的科研人才。特区政府将推出新一轮15亿元“研究配对补助金计划”,鼓励机构资助院校研究;举办国际教育会议及展览,凸显香港作为国际专上教育枢纽的地位。加强在全球推广「留学香港」品牌,吸引更多优秀境外学生。「香港博士研究生奖学金计划」名额将增至每年四百个。以此巩固香港作为高等教育枢纽的竞争力,为产业转型储备高端人才。
此份预算案既延续纾困惠企传统,更通过科技创新、北部都会区及人才战略展现前瞻布局。本人十分期待新预算案中的优惠政策得以高效落实,推动香港经济继续稳步增长。
(作者为贵州省政协委员、香港贵州联谊会常务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