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创科界:乐见新财政预算案推动AI产业国际交流协作
创始人
2025-02-26 20:03:55
0

香港新闻网2月26日电  香港科学院(港科院)及香港青年科学院(青科院)支持2025-26年度财政预算案中对本港科创发展的措施,特别是在进一步开发人工智能(AI)、生物科技和数据科学的研究和产业化。

本年度的财政预算案以促进本港科创发展为主轴心,反映政府对此范畴的支持。院方深信,全球的经济发展与科创密不可分;香港要促进经济发展,保持在国际间的竞争力,并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更穏固的基础,必须持续投资于科创,包括软件和硬件的发展。然而,政府计划在未来三年向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资助大学的拨款每年削减2%,港科院和青科院关注因拨款减少而可能引致的资源重置问题,期望政府先与教育界深入研究,听取意见。

财政预算案提及香港必须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强调人工智能是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港科院和青科院早前向政府建议设立专项资金,针对特定领域如人工智能、生命科学等进行重点支持。我们乐见政府将推动香港成为人工智能产业国际交流协作的汇聚地,包括预留十亿港元成立香港人工智能研发院等。

此外,港科院和青科院均认为,促进产学研合作及深化本港与大湾区、国际间的科技交流,对于发展科创有重要作用;建议政府整合资源,建立有效的交流平台,同时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和技术转移政策,促进科技成果的市场应用,保护创新者的权益。

陈茂波。香港中通社图片

香港生产力促进局(生产力局)欢迎财政司司长在最新一份财政预算案(预算案)中落实增拨发展创科资源,在国家的坚实支持和特区政府的领导下,生产力局对香港的经济前景充满信心,会继续配合特区政府以变革回应挑战。

生产力局主席陈祖恒议员对预算案表示支持,强调必须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全力加速发展经济,尤其是强化经济新动能、加快提升传统产业的竞争力。他指出生产力局全力配合特区政府落实对创科的政策,主动出击吸引更多创企落户香港,以香港的国际化应用场景,协助内地高端科企走向国际,透过本港科研优势,加速推动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绿色科技、生命健康科技、微电子、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支援中小企升级转型,继续善用政府资助计划,包括一亿元的“制造及生产线‘升’级支援先导计划”等,从而吸引流动资金和规模较小的中小企,透过资助建立智能生产线。

善用特区政府多个政府资助计划 助力香港发展新型工业化

生产力局对于今年内推出一亿港元、为期两年的“制造及生产线‘升’级支援先导计划”,为现有生产线引进先进技术感到鼓舞。去年九月推出的“新型工业加速计划”最近亦由雅各臣集团(Jacobson Group)旗下正美药品有限公司获“新型工业评审委员会”支持的首宗项目。生产力局自2022年起为雅各臣集团旗下各大药业公司提供技术研发支持,于香港度身订造多个智能微工厂项目。

开拓新型制造模式 以AI赋能新产业发展

生产力局支持特区政府推动香港成为人工智能(AI)产业国际交流协作的汇聚地,通过前沿研究及将科技成果落地应用,全力发展AI为关键产业,赋能传统产业升级转型。生产力局的科技团队著重以解决行业痛点为目标,为各行业度身订造合适的新质生产力方案,单是过去三年已合共赢取超过270个奖项并屡获国际研发大奖,如与人工智能技术落地有关的“攀影蜘蛛”和“地空协同隧道自动检测系统”,彰显整体科研表现达到国际最高水平。

支持本地中小企 并船出海 共创商机

香港目前有36万家中小企,占香港整体的九成八。 作为全港重点的资助计划执行机构,生产力局欢迎预算案向“发展品牌、升级转型及拓展内销市场的专项基金”(“BUD专项基金”)再度注资,并优化申请安排,协助中小企业开拓内地及海外市场。

为强化香港中小企的活力及竞争力。生产力局支持特区政府吸引海内外的企业在香港设立总部或分部,推动产业多元化。香港应继续以“双向跳板”优势,把海内外中小企“引进来”,形成强而有力的中小企产业集群。生产力局会积极以香港的国际应用场景,协助内地高端科企走到国际,支援民营经济发展、鼓励企业自主创新。自2017年起,生产力局已经成功推动近80个支援企业发展东盟市场的项目,覆盖地域包括越南、泰国、印尼、新加坡及马来西亚等,积极支援本港中小企业“走出去”,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加速绿色发展 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

“发展绿色产业是国际大趋势,也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一大关键”,生产力局对特区政府在财政预算案提出多项有关建设绿色未来的建议感到鼓舞。生产力局欢迎政府继续投放资源,将联同辖下汽车科技研发中心与政府紧密合作,发展绿色运输、绿色甲醇及氢能等绿色科技,鼓励实际应用,鼓励公共运输系统迈向绿色转型,成就智慧绿色集体运输系统。

一如既往,生产力局将以先进技术、未来人才培训和政府资助计划,全方位支持产业升级转型,发展“智能微工厂”,强化“香港制造”品牌价值,未来将继续作为推动新型工业化的核心引擎,积极与内地及国际知名伙伴合作,说好香港创新故事;支持加速“北部都会区”建设,投资未来,妥善灵活运用资金为未来作投资,为社会创造价值,为国家高质量发展贡献新动能。(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IDA携东亚银行探索香港稳定币... 香港新闻网12月11日电 香港金融科技公司 IDA 宣布与东亚银行有限公司展开合作,以支持香港的数字...
施政报告2024 | 香港劏房... 香港新闻网10月16日电 行政长官李家超今日(16日)表示,特区政府决定以立法方式制订住宅楼宇分间单...
教大学者喜讯频传 多领域研究获... 香港新闻网12月3日电 香港教育大学(教大)最近喜讯频传,多位研究学者在心理学、理财教育、英语学...
李家超:培育青年成立足香港、胸... 香港新闻网12月9日电 香港青年联会第32届会庆及会董会就职典礼9日举行,行政长官李家超以视像致辞表...
华为ICT大赛2024-202... 香港新闻网12月9日电 “华为ICT大赛 2024-2025 香港站颁奖典礼”(以下简称“华为ICT...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两个重点利好... 香港中通社12月9日电 题: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两个重点利好香港香港中通社记者 陈卓仪中共中央政治局1...
【最佳观赏位】2025香港跨年... 香港新闻网12月9日电 他来了,他来了!2025年进入倒数阶段,今年香港跨年烟花汇演继续办。维港烟花...
香港第三季多个行业业务收益录得... 香港中通社12月9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9日发表临时数字显示,今年第三季按年比较,不少主要服务行业...
【来论】刘喆:希望之路,还是漫... 中缅铁路,这条计划连接昆明与缅甸皎漂深水港的交通走廊,是未来中国通向印度洋的关键战略通道,也是中缅经...
全线亮灯!黄茅海跨海通道打造大... 香港新闻网12月9日电 中国粤港澳大湾区又一重大跨海通道工程——黄茅海跨海通道即将迎来正式通车。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