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香港财政赤字压力巨大的背景下,财爷陈茂波2月26日公布《2025-26年度财政预算案》。笔者认为本次预算案贯彻“改革创新 提速发展”的主轴,体现特区领导班子可以将国家二十大三中全会“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精神,结合到香港的具体发展当中,展现出直面挑战、破局突围的施政智慧,值得社会肯定与支持。
香港中通社记者 许其皓 摄
这份预算案堪称是李家超特首的“中期改革路线图”预算案,在严格控制财政赤字的同时,也善用财源以加速培育新增长动能。特别是通过科技创新重塑产业竞争力,同时优化及改革现有制度以释放发展潜力,为香港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的财政支撑与政策保障。
陈茂波司长日前已经在网志中事先张扬,透露今年的预算案封面颜色是湖水蓝,代表未来发展大潮中的一片蓝海、蕴藏无限机遇,也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底蕴。“美丽的湖泊里有著无限生机,即使偶有风云,在国家的坚实支持、香港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对未来有著坚定的信心和美好的期盼。”
中央港澳工作办公室主任、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夏宝龙日前南下,又一次向特区官员强调“改革破局”,笔者以为这次预算案“交到功课”,陈茂波2月26日上午在立法会宣读的这份预算案,特别提到人工智能(AI)作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总方针,其中提出,通过强化算力基建、深化国际合作等举措,香港正加速构建全球人工智能创新与产业高地。具体措施包括预留10亿元成立人工智能研究院,重点突破大语言模型与合成生物学等前沿领域。同时通过100亿元“创科产业引导基金”,加强引导市场资金投资策略性新兴和未来产业。这些措施为香港追赶世界AI发展潮流提供了坚实的支持。
AI时代已经到来,香港若不能及时跟进就会快速落后世界发展潮流。我们欣见特区政府把握时机,积极投资AI及相关产业。本次财政预算案明确将人工智能列为关键产业,而且建构了“基建-研发-转化-应用”全链条布局。
香港透过科技创新催生新模式、新动能、加速新产业培育和支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真正落实改革、破局的总目标。既培育AI新兴产业生态,同时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为改革和创新提供坚实的支持。相关举措标志香港正以系统性政策组合拳,在AI这条全球科技竞争主赛道上抢先机,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本文作者杨莉珊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香港(地区)商会会长)
(本文为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媒体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