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闻网10月26日电 (记者 黄璇)在深化文化交流与合作的背景下,中国地方志工作办公室(中志办)主任陈文学一行10月26日莅临香港地方志中心,对当地的方志工作进行指导与交流。此次访问旨在促进香港地方志的编纂与发展,强调地方志在文化传承和历史记录中的重要性,并为推进“一国两制”框架下的文化认同与合作奠定基础。
中国地方志工作办公室主任陈文学(右)与香港地方志中心总编辑刘智鹏合影。(香港中通社记者 黄璇摄)
中国地方志工作办公室主任陈文学(中)。(香港中通社记者 黄璇摄)
中志办主任陈文学表示,中国地方志,作为记录地方历史和文化的重要文献,自古以来就是民族精神和文明进步的象徵。随着历史的推移,方志的编修经历了多轮发展。特别是在新中国成立後,地方志的编纂工作进行了两次重要的修订,分别在1980年代和2000年代,至今已编纂超过5000种地方志,涵盖了丰富的地方文化和历史。
值得一提的是,香港的地方志工作在全国地方志事业中占据着重要地位。香港的方志工作有助於增强香港居民的文化认同感和历史意识,并且对於促进“一国两制”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香港一直未有专属的地方志书,自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新安县志》後,香港地区再无被提及,留下了长达两百年的历史空白。为填补这一空白,香港地方志中心於2019年8月由团结香港基金成立,汇集众多社会贤达和专家学者,承担编纂首部《香港志》的历史使命。该中心旨在承传中华民族逾二千年编修地方志的优良传统,全面、系统、客观地梳理历史脉络,记录社会变迁,达至“存史、资政、育人”的功能,为香港和国家留存一份珍贵的文化资产。
陈文学指出,香港地方志的编修不仅是文化建设的重要标志,也是推动香港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高质量的方志能够为香港的政策制定提供参考,并促进招商引资、资源开发及学术繁荣。同时,这也将有助於培养香港青少年的历史认知和民族自豪感,进一步巩固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国地方志工作办公室主任陈文学(中)一行到访香港地方志中心,并与中心正副总编辑座谈交流。(香港中通社记者 黄璇摄)
香港地方志中心副总编辑刘蜀永(右)。(香港中通社记者 黄璇摄)
香港地方志中心副总编辑刘蜀永表示,香港地方志中心是中央政府和特区政府支持的社会团体,专家们负责具体的操作工作。他指出,“中国地方志工作办公室代表团此次访问香港地方志中心,充分体现了国家对香港修志工作的重视与支持。中心希望今後能在中央港澳办、香港中联办、中志办及特区政府的支持下,竭尽全力做好修志工作。”
中国地方志事业的发展不仅是对历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更是促进各地区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陈文学强调,将全力支持香港地方志的编纂工作,期望在团结与合作中,共同完成这一重要的文化工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