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闻网2月14日电 当地时间1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再称台湾“抢走”美国的芯片生意,并表示“我们希望他们回到美国,如果不把生意带回来,我们会很不高兴”。特朗普的发言引起全台高度关注,舆论难掩忧心。
图为台北101大楼 香港中通社资料图
据报道,特朗普当天签署备忘录,要求相关部门确定与每个外国贸易伙伴的“对等关税”。他表示,“为了公平起见,我决定征收对等关税,这意味著无论其他国家向美国征收多少关税,我们也将向他们征收相同的关税。”
而后,特朗普在白宫回答记者提问时,再度提到要对半导体业、芯片课征关税。特朗普表示,汽车、半导体、芯片,任何业者都可以到美国设厂,这样就不会有关税。期间,特朗普再次指责称台湾“抢走”了美国的半导体芯片业务,并直言不讳地表示希望将之夺回。
“我们必须在美国制造芯片。现在,我们几乎所有东西都是在台湾制造的,还有一点在韩国。”他接著说,“恕我直言,台湾抢走了我们的芯片业务。我们有英特尔这些表现出色的优秀公司,但它们的生意被抢走了,我们想要回这些生意。我们希望这些生意能回到美国。不拿回来,我们就不高兴。”
特朗普的最新涉台发言迅速登上各大台媒新闻头条,报道重点指出台湾“又被点名”,特朗普“虎视眈眈”。在新闻评论区中,台湾网友反映强烈,“新版保护费要出炉了吗?”“根本就是明抢!”
台股应声而跌,今日大盘走势震荡,早盘最低23163.66点,下跌235.75点。台积电股价今日开盘重挫25元(新台币,下同),盘中卖压沉重,股价持续探底,收盘时跌了30元,以1060元作收,跌幅2.75%,季线宣告失守。
台媒报道称,近来有传闻指美国政府想让台积电和英特尔成立新企业,犹如施压台积电。如今特朗普又宣布即将推动“对等关税”政策,试图让制造业回流美国,尤其是芯片产业,更直接点名台湾。特朗普的最新发言,无疑进一步强调美国将加快芯片回流,这对台湾半导体产业构成严峻考验,台湾各界也不禁担忧台积电恐面临技术外流风险。
有业者表示,特朗普的发言是“至今对台湾发言相当严厉的一次”,按照特朗普的发言力道,如果美国真的铁了心要连根拔起,“那台湾得好好想想,我们一整座‘护台神山’,会被铲走多少。”业者还分析称,未来若美方持续加大压力,势必影响台积电等台湾企业的全球布局。
对于特朗普的“强势发言”,台当局有所动作。台当局领导人赖清德今天上午召开高层会议,参会者包括台“行政院长”卓荣泰,台“安全会议秘书长”吴钊燮等。
赖清德首先回应了“保护费”方面的问题。赖清德表示,为展现“自我防卫”的决心,台当局将持续推动防务改革,落实全社会“防卫韧性”,优先编列特别预算,推动防务预算占GDP3%以上。
在“台美关系”方面,赖清德强调当局与美国“拥有共同的理念与价值”,“台湾是美国最可靠的贸易伙伴”,并表示了对特朗普的“感谢”,强调“台美”之间的合作会稳定而持续。赖清德承诺,台当局会扩大对美投资,强化台企增加对美投资的辅导与鼓励等。
对此,台湾《联合报》发表评论表示,赖清德当局表面上是积极应对,实质上难掩台湾在强权博弈下的被动与焦虑。赖清德要加防务预算,但此举是否会加剧台湾对美国军事装备的依赖,进一步丧失自主性?更何况,面对美方的予取予求,3%恐怕还不见得能让特朗普满意。至于在半导体产业方面的因应措施,看似表态团结在以美国为核心的阵营,可台湾现在不是一直拚命在向美国说明,台湾是在帮美国吗?问题在于特朗普不买单。
台《联合报》质疑,就算美国愿意把台湾纳入“半导体供应链伙伴”,但台湾是否会沦为美国围堵中国大陆的工具?更令人担忧的是,此举是否会引发大陆的反制,使台湾的经济发展面临更大的风险?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