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闻网10月25日电 香港房屋局局长何永贤表示,现时香港30岁或以下申请公屋人士,较2020年下跌约22%,相信青年逐渐将目标由公屋转移至其他房屋市场。
近年,部分香港青年被指为申请公屋而“减薪躺平”。何永贤接受传媒访问时澄清,自2020年至今,30岁或以下申请公屋人士下跌两成二、30岁或以下新增申请都下跌一半、一般家庭及长者申请亦减少两成一。认为这反映香港的房屋供应量正逐渐消化市民需要。
(香港中通社资料图)
何永贤表示,以往楼价高,香港青年未必能负担私楼,同时居屋供应不足,他们因而选择申请公屋。但当房屋供应量上升、年轻人更易抽到居屋时,就可令他们的目光转离公屋。
香港公屋联会、香港青年会等4间机构10月6日发表的一项意见调查结果也显示,香港青年“为公屋而躺平”并非主流社会现象,近6成受访者表示不会为符合申请公屋资格而“躺平”;接近63%受访者同意有一个独立居所的重要性极重要;67%受访者表示希望在置业时,购买私人住宅。
何永贤强调,一直将青年的置业梦放在心上,期望扩大房屋阶梯的“中间部分”,即资助出售房屋;未来公屋、资助出售房屋和私楼的比例,将由“5:2:3”逐步调节至“4:3:3”,以协助青年上流。
她又将自己比喻为花王,形容“时时都要照顾花园”,要不断持续照顾整个生态,包括私楼的状态、居屋定价、销售情况等。指每一级都会影响第二级,因此处理置业阶梯要求平稳、平衡去回应社会诉求。
据悉,香港最新的一般轮候公屋申请约有12.3万宗,较2020年约15.6万宗跌约21%,反映公屋供应“消化”轮候队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