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参议员:美国在全球“无处不在”的时代已经结束了
创始人
2025-01-28 11:05:06
0

香港新闻网1月27日电  当地时间25日,美国参议员、美国总统特朗普盟友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tt)表示,美国在全球“无处不在”的时代已经结束,特朗普领导下的美国外交政策正往现实主义方向转变,美国必须专注于自身核心利益和应对“中国挑战”。

施密特在Newsmax节目中批评道,冷战结束至今几十年间,美国的外交政策是失败的,那种认为美国能够在全球“一直无处不在”的想法并不现实。他主张采取克制的外交政策,平常养精蓄锐,在关键时刻以压倒性力量取胜。他还强调,美国必须专注于自身核心利益、保卫国土以及应对“中国挑战”。

施密特称,特朗普政府正以上述观点看待美国外交政策,而美国正迈入“现实主义新时代”。

得克萨斯A&M大学阿尔布里顿大战略中心的非常驻研究员拜尔斯(Andrew Byers)和俄亥俄州立大学政治学教授兰德尔•施韦勒(Randall Schweller)此前撰文发表相同观点。文章认为,美国不再拥有曾经的实力,而特朗普正是明白到了这一局限性。

文章指出,“美国优先”议程从根本上讲是现实主义方案,旨在确定美国的国家利益而非他国利益,并根据自身利益行动。该议程源于一个无法回避的前提:美国不再拥有曾经的力量,而且正把自己摊得过薄。美国需要将更多责任下方给富裕的盟友,停止试图让自己“无所不在、无所不能”的做法。

上任首周,极力推崇“美国优先”的特朗普接连 “退群”,包括退出世界卫生组织和旨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巴黎协议》。此外,美国国务院还下令冻结几乎所有对外援助项目,并在90天内逐一核查这些项目是否符合特朗普政府的外交政策宗旨。

特朗普政府的施政引发了广泛争议。美国波士顿学院政治学与国际研究教授乔纳森•基什纳(Jonathan Kirshner)日前在《外交事务》网站上发文批评称,特朗普的“美国优先”并非真正的现实主义,而是短视、狭隘的做法。

基什纳举例说,从现实主义角度来看,应对“中国挑战”的明智做法是与印太地区主要参与者建立密切的政治伙伴关系,然而特朗普却认为联盟是赔本买卖。他认为,特朗普对美国伙伴咄咄逼人的态度有可能会将他们推向中国。(编译:李雪萍)

    本文为香港新闻网编译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IDA携东亚银行探索香港稳定币... 香港新闻网12月11日电 香港金融科技公司 IDA 宣布与东亚银行有限公司展开合作,以支持香港的数字...
香港雇员2024年工资中位数达... 香港中通社3月24日电(记者 谭畅)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4日公布数字,去年5月至6月香港雇员的每月工...
施政报告2024 | 香港劏房... 香港新闻网10月16日电 行政长官李家超今日(16日)表示,特区政府决定以立法方式制订住宅楼宇分间单...
华为ICT大赛2024-202... 香港新闻网12月9日电 “华为ICT大赛 2024-2025 香港站颁奖典礼”(以下简称“华为ICT...
【来论】刘喆:希望之路,还是漫... 中缅铁路,这条计划连接昆明与缅甸皎漂深水港的交通走廊,是未来中国通向印度洋的关键战略通道,也是中缅经...
教大学者喜讯频传 多领域研究获... 香港新闻网12月3日电 香港教育大学(教大)最近喜讯频传,多位研究学者在心理学、理财教育、英语学...
最高271.28%!美国拟对东... 香港新闻网12月1日电 美国商务部当地时间11月29日公布其对东南亚四国柬埔寨、马来西亚、泰国和越南...
香港丁屋申请人遭廉署起诉承认串... 香港新闻网11月8日电 香港廉政公署早前落案起诉小型屋宇(丁屋)发展商负责人、村代表及丁屋申请人共1...
双城论坛有条件举行? 民进党为... 香港中通社12月12日电 (香港中通社记者 程敏璇)“2024上海台北城市论坛”拍板定于12月17...
李家超:培育青年成立足香港、胸... 香港新闻网12月9日电 香港青年联会第32届会庆及会董会就职典礼9日举行,行政长官李家超以视像致辞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