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通社1月10日电 香港医管局10日公布,一名67岁香港居民经大湾区跨境直通救护车试行计划,从香港大学深圳医院送抵屯门医院,是计划推行以来的首宗个案。
图为在香港街头行走的救护车。香港中通社资料图片
该名病人患有慢性支气管病,因呼吸衰竭进入港大深圳医院,情况稍为稳定后,家属提出希望回港医治,两地医生评估后认为适合跨境转运。
转运过程10日早上11时开始,病人需使用呼吸机,期间有医生和护士随行,救护车经深圳湾口岸入境,病人无需落地过关,亦不需要转送到另一辆救护车,全程约40分钟便送达屯门医院,费用为4990元人民币。目前病人在屯门医院病房治疗,神志清醒。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副院长李咏梅说,试行计划实施至今有严格筛选,因此只有一名病人获安排,考虑因素包括病人和家人意愿、病人情况,如果有能力使用公共交通或自行安排,则不需要对接安排,避免滥用机制。
去年11月30日,香港、广东省、深圳、澳门四方政府推出为期一年的大湾区跨境直通救护车试行计划,首阶段实行跨境直通救护车由深圳和澳门的指定派送医院,即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和澳门仁伯爵综合医院,载送病人到香港的指定公立医院。(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