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日上午,全国港澳研究会在北京举行“学习贯彻习近平主席在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澳门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上重要讲话精神”专题研讨会。中共中央港澳工作办公室、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夏宝龙出席研讨会并致辞。
夏宝龙表示,习主席发表的重要讲话,高度肯定具有澳门特色的“一国两制”成功实践,深刻总结“一国两制”实践经验,科学擘画“一国两制”事业发展蓝图,向世界庄严宣示全面准确、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方针的坚定立场,为香港、澳门未来发展领航指向,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港澳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在“一国两制”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
夏宝龙强调,习主席重要讲话立足宏阔的时空经纬,鲜明提出“一国两制”蕴含的和平、包容、开放、共享的价值理念,极大彰显了“一国两制”的时代意义和世界意义。
专题研讨会除了在北京设立主会场外,还分别在香港、澳门设立了分会场。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政务司司长陈国基、律政司司长林定国、政务司副司长卓永兴、财政司副司长黄伟纶、律政司副司长张国钧、立法会主席梁君彦、公务员事务局局长杨何蓓茵、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局长曾国衞、民政及青年事务局局长麦美娟、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丘应桦、发展局局长宁汉豪在香港分会场出席了专题研讨会。中央人民政府驻港联络办公室主任郑雁雄、中央人民政府驻港维护国家安全公署署长董经纬、外交部驻港特派员公署特派员崔建春等中央驻港机构领导班子成员在香港分会场出席了专题研讨会。22位现任及原任港区全国人大代表、港区全国政协委员及其他社会知名人士也在香港分会场出席了专题研讨会。笔者在香港分会场现场所见,行政长官李家超和48位参加者,专心致志、全神贯注,全程认真做着笔记,散会后还热烈地交谈、讨论。
正如夏宝龙所言,习主席的重要讲话深刻揭示“一国两制”的实践规律,开辟了新时代“一国两制”理论新境界。学习领会习主席重要讲话精神,须多角度、全方位认识“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和价值理念,进一步增强制度自信和发展信心。
“三个符合”诠释制度优势
习主席在讲话中指出:“澳门回归祖国以来取得的辉煌成就向世人证明,‘一国两制’具有显著制度优势和强大生命力,是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的好制度,是服务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好制度,是实现不同社会制度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好制度,必须长期坚持”。
夏宝龙以“三个符合”对习主席阐述的“好制度”进行了深入解读。他说:“这一好制度好就好在,符合香港、澳门的根本利益,得到香港、澳门居民衷心拥护;符合国家、民族根本利益,得到14亿多祖国人民鼎力支持;符合各国投资者的利益,得到国际社会普遍赞同。”
夏宝龙引导人们全面领悟习主席“三个好制度”的深刻内涵,特别是聚焦“是实现不同社会制度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好制度”这一重要论断。夏宝龙在解读中明确指出:“『一国两制』符合各国投资者的利益,得到国际社会普遍赞同”。
香港和澳门的国际化程度高,来自世界各国的投资者众多,有的在港澳经营多年,甚至历经几代人打拚,积累了殷实的家业,长期“以港为家”“以澳为家”。回归前,不少外国投资者担心自己的利益得不到保障,忧心忡忡,有的甚至撤资走人。然而,他们的担心是多余的。回归后,港澳的发展环境越来越好,发展空间越来越大,回归前撤资的许多投资者后来陆续重回港澳投资,生意做得风生水起。
各国投资者利益之所以能够得到保障,夏宝龙用“三个不变”给出了答案。夏宝龙在解读中表示,回归以来,港澳保持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变,保持单独关税区的地位不变,保持普通法和欧陆法不变。与回归之初中央提出的“三个不变”(社会制度不变,生活方式不变,法律基本不变)相比,夏宝龙此次概括的“三个不变”更具体、更具针对性。实践证明,正是由于“三个不变”,令各国投资者成为港澳发展的参与者、受益者,他们“用脚投票”,继续在港澳发展自己的事业。
夏宝龙的深入解读,令我们对习主席“三个好制度”的理解更加透彻、更加一目了然。“一国两制”符合三方利益,焕发出勃勃生机,这正是“必须长期坚持”的充分理由。
价值理念体现理论高度
习主席在讲话中指出:“‘一国两制’蕴含的和平、包容、开放、共享的价值理念,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值得共同守护”。
夏宝龙对“一国两制”的8字价值理念进行了详细的阐释。他说,“和平”,意味着以和为贵、和谐共存,用协商对话方式解决争端和分歧,这是“一国两制”的题中之义;“包容”,意味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充分尊重制度差异和多元特色,这是“一国两制”的必然要求;“开放”,意味着拥抱世界、携手并进,不断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活力,这是“一国两制”的鲜明标识;“共享”,意味着合作共赢、互利互惠,分享制度红利和发展成果,这是“一国两制”的实践使然。
夏宝龙的解读精准到位,深入透彻。回望来路,“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提出之时,主要着眼于解决港澳的历史遗留问题;“一国两制”港澳实践起步之时,重点是保持港澳的繁荣稳定;之后,随着“一国两制”实践的步步深入,人们渐渐发现“一国两制”的价值不限于此。“一国两制”不仅可以化解分歧、尊重差异,还可以开放合作、共享红利;不仅可以解决历史和现实问题,还可以解决未来发展问题。“一国两制”彰显的价值理念因此而具有了时代意义和世界意义。
习主席深刻洞察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和规律,把实践升华为理论,提出“一国两制”价值理念,不仅用以指导新的实践,而且为形成更广泛的国内外支持“一国两制”统一战线提供了理论依据。
夏宝龙的深入解读,令人深刻领悟习主席提出的“一国两制”价值理念的丰富内涵,夏宝龙特别强调“开放、共享”的重要性,指出要用好“一国两制”的制度红利和发展成果,践行和守护好“一国两制”的价值理念,使其惠及港澳、惠及国家、惠及世界。
全球治理需要“中国智慧”
习主席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得到了世界许多国家的积极响应和支持。这一次,习主席从三个角度高度概括“一国两制”是好制度,并首次提出“一国两制”价值理念,再次体现了大国领袖的全球视野、宽阔胸襟和责任担当。
夏宝龙在解读习主席讲话时说:“这一重要论断,深刻揭示了‘一国两制’的时代意义和世界意义,为推动全球治理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愈发彰显‘一国两制’的感召力,是对人类政治文明的一大贡献。”
在一个国家实行两种制度,环顾全球,没有哪一个国家有如此丰富的想像力;无论世界局势怎样变幻,“一国两制”航船始终破浪前行;纵观历史,也没有哪一个国家有如此坚韧的实践能力。
夏宝龙的对习主席讲话的全面解读,让人们充分认识到“一国两制”的可贵之处在于:用协商对话解决争端分歧,用包容心态尊重彼此差异,用开放手段注入发展活力,用互利共赢实现成果共享,这充分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和合理念”的无穷魅力!
当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明之间的隔阂、裂痕和冲突呈加剧趋势,国际局势的不确定性因素不断增加。消除分歧,需要登高望远;弥合裂痕,需要求同存异;拥抱未来,需要携手并进;增进福祉,需要共享成果。“一国两制”为世界各国提供了社会治理的样本,“中国智慧”给世界人民以深刻启迪。我们要向世界讲好“一国两制”的“香港故事”“澳门故事”,为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
习主席的重要讲话博大精深、高屋建瓴,夏宝龙主任谈学习体会感悟至深、情真意切。香港澳门社会各界充分领悟“一国两制”的新内涵,认清新时代的新使命,发展港澳,贡献国家,惠及世界,让“掌上明珠”更加熠熠生辉,让“一国两制”的时代意义和世界意义不断彰显!
(本文作者为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香港新时代发展智库主席,暨南大学“一国两制”与基本法研究院副院长、客座教授屠海鸣)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媒体立场)
下一篇:香港早间新闻速览(1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