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闻网1月9日电 香港报章1月9日就相关时事热点发表社评。
《大公报》发表社评:加强合作打击电骗 强化预防提高警惕
在国家全力协助、各界高度关注下,在泰缅边境失踪数日的内地演员王星前天获救,即将回国。另一方面,据报目前仍有13名港人被困在当地。各界希望特区政府加强与国家有关部门及东南亚国家执法部门的交流合作,想方设法营救人质,同时加大力度打击电骗犯罪,从根本上铲除这一社会毒瘤。市民利益无小事,电骗犯罪受到社会高度关注,更要下大力气解决。特区政府、保安局、警方需要与电讯企业、银行界等业界加强合作,不断扩大打击电骗的恢恢法网,不断强化保护社会安全的铜墙铁壁,同时加强宣传教育,铲除电骗得以滋生的土壤。一般市民更要提高防范意识,对于不明来历的工作邀请或网上情缘,打醒十二分精神。只有各方携手合作,才有望打赢这场艰巨的持久战。
《文汇报》发表社评:两地合作加强监管 携手维护外劳权益
为应对人力资源短缺问题,特区政府近年加大了输入外劳的力度,旨在纾缓各行各业的人手荒,促进经济持续发展,但在政策落实过程中尚有不尽完善之处,对输入外劳政策造成不利影响。要打击黑中介,关键在于加强对中介的监管。这需要两地政府通力合作,对中介公司进行严格的资格审查和监管。规定只有具备合法资质的中介公司才能从事输入外劳业务,严禁其他不合法的艇仔转介行为。与此同时,两地政府还应加强对合法的中介和劳务公司的日常监管,一旦发现其涉及剥削外劳行为,立即采取严厉的惩罚,包括吊销牌照、罚款等,以儆效尤。同时,还应建立投诉举报机制,鼓励外劳和雇主积极举报违规中介行为。
《香港商报》发表社评:让滥用公屋者无所遁形
房委会推出“举报滥用公屋奖”计划,将于15日实施。对滥用公屋资源者,政府不能姑息,否则就是对轮候公屋者的残忍。强制申报、加强审查、加大抽查、加重罚则,是打击公屋丢空或违规使用的有效手段。当局正紧锣密鼓摸排公屋户在本港持有住宅物业及车辆等信息,比较棘手的,是相关审查没有涵盖境外资产,查核是否有瞒报香港以外资产等情况更为复杂、难度不小。不过公屋单位是否被滥用,必定会留下一些蛛丝马迹,包括有没有人居住、是否长期居住,在用水用电上均会有所反映。此外,单位是什么人在住,是否存在非法出租的情况,其实很难瞒得过物业管理及邻居。设立“举报滥用公屋奖”,鼓励知情人士举报,并做好举报人权益保护,以揪出更多滥用个案,这种官民合作应该较政府部门单打独斗更加有效。同时,当局也应加强向大众宣传公屋政策,提升市民对合理使用公屋资源的认识,举报并非仅是为了奖励,更是为了社会公义。(完)
下一篇:香港早间新闻速览(1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