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闻网1月8日电 马来西亚和新加坡1月7日在马来西亚普特拉贾亚正式签署柔佛-新加坡经济特区协议,双方计划在未来十年间,于经济特区内推进约100个合作项目。
“马来西亚希望在此复制深圳的成功。”美媒彭博社刊文称,对位于马来西亚南部的柔佛州来说,“靠近新加坡是其巨大优势”。早在2023年,新马两国领导人就将建设柔新经济特区视为“重大且有前景的项目”,希望打造一个“自己的深圳式超级枢纽”。
资料图为深圳福田CBD。 香港中通社图片
当天,在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和新加坡总理黄循财见证下,马来西亚经济部部长拉菲兹和新加坡副总理颜金勇签署了该项协议。
柔佛-新加坡经济特区位于毗邻新加坡的马来西亚柔佛州,占地面积逾3500平方公里,将由9个旗舰区组成。马新双方计划携手招商,在特区内吸引涉及制造业、物流、粮食、旅游业、能源、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11个领域的投资,并希望在未来五年间于特区内推进50个合作项目,至少创造2万个专业技术岗位就业机会。
安瓦尔表示,马新双方将携手向全球为特区招商,共同促进两国发展。黄循财亦表示,特区不仅将吸引新加坡企业入驻,也期待吸引来自全球的投资项目。
该协议签署获马来西亚商界欢迎。马来西亚中华总商会7日表示,这项协议的签署不仅是马新两国推动双边贸易成长和加深战略合作的重要里程碑,也为两国企业开辟了新的商业与投资机会。
柔佛州官员此前表示,预计到2030年,经济特区将创造10万个新就业岗位,每年为马来西亚经济贡献260亿美元。其中大部分可能来自新投资以及新企业扩张或将生产转移到柔佛,因为柔佛比新加坡拥有更多的土地和更大的就业基础。
马来西亚经济部长拉菲兹日前称,柔新经济特区协议列出了两国的义务,马来西亚为基础设施提供资金,新加坡提供资金以促进投资。他还透露,经济特区将提供特别的个人所得税税率,未来会公布具体细节。
据报道,拉菲兹去年访问中国,向中国的100家企业推介柔新经济特区,其中包括过去二十年来为中国各行业发展提供资金的私募股权和风险投资公司。
“马来西亚希望通过柔新经济特区效仿深圳的成功。”
在去年8月的一篇报道中,彭博社就提到,柔新经济特区被称为“东南亚的深圳”,它试图复制中国的成功经验。深圳曾经是香港北部的一个小镇,但今天已经成为拥有华为、比亚迪、腾讯等大型企业的高科技重镇,经济总量也已经超过香港。
去年3月,柔佛州务大臣翁哈菲兹曾率团前往深圳考察,期间和深圳市委书记孟凡利举行会谈。翁哈菲兹当时表示,希望深入学习借鉴深圳经济特区建设经验,进一步加强两地友好交流合作,努力为两国关系发展作出贡献。在深圳期间,翁哈菲兹一行还到访了华为总部,了解华为研发的智能城市项目。
去年5月,翁哈菲兹表示,相信在经济特区的帮助下,柔佛可以成为“东南亚的深圳”。(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