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闻网1月7日电 近年来,“挺绿”网友作风愈趋偏激,进化成“青鸟”(绿营年轻支持者)后更是为了“抗中保台”到处“出征”。不过他们也不时因“逻辑死亡”闹出不少笑话。近日就有这样一位“青鸟”,扬言因不爽松江南京站、南京路、重庆南路、锦州街等台湾街道、车站用的是大陆地名,刻意绕路而行以示抵制,引发讨论。
图为台北市兰州街路牌 图源:台湾“中时新闻网”
据台湾“中时新闻网”报道,近日有亲绿网友发现,台湾有家回转寿司店因标示品项写“手卷、热食底家(“底家”意为“在这”)啦”,该网友发文表示“严正请求该店家正视‘台语正字’,是‘伫遮’,不是‘底家’”,还扬言在店家改正之前他要抵制该店。
还有一位亲绿网友发帖称,台北市到现在还有松江南京、南京复兴、重庆南路、锦州街等路名和站名,他觉得“很恶心”,还称“身为台湾人,已经很刻意地抵制、绕过这些路了”,“想好好当个台湾人真的好难”。
许多台湾网友看到这两条帖子都傻眼了,有网友表示对“青鸟”肆意“出征”很不满:“我疯起来连马路都抵制给你看?”“只是为了字有没有‘正确使用’就出征,实在很白痴。”“傻眼,都没别的事好做了?”
台湾网友评论截图
不少网友觉得“刻意绕路”很是好笑:“三峡区他不能去了。”“青岛东路也不能去了哟!”“请走市政北七路。”(“北七”和闽南语“白痴”谐音,因此市政北七路一度成为全台最爆笑地名之一)“中正路、中山路都不能走了,那还出什么门啊?”“应该直接说哪条路是他能走的?”
还有网友讽刺“青鸟”连“台语”都不应该说:“那干嘛学中文呢?农历春节也不用过啊!”“也别用苹果手机哦,苹果手机也离不开大陆制。”“‘台语’是闽南语的台湾腔,是方言分支的方言。”“‘台语’就是‘闽南话’,‘台语’也别说了,自己创造一个语言文字吧!”
此外,报道还提到,新党台北市议员侯汉廷5日发文称,他近期都穿改良版汉服、唐装等中国风服装,想不到有人很认真地批评他的穿著不够“台湾本土”。侯汉廷表示,如果真有“台湾价值者”不满他穿中国风服装,他的回应是:要“台湾本土”,你怎么不穿台湾少数民族服饰呢?
其实,无论是“台语”、中国风服装,还是以大陆城市命名的道路、站台,都是两岸同根同源的历史文化联结。有学者研究统计,台湾含有大陆省份地名的道路有2637条、街道有5655条。其中,路名以大陆地名命名,在台湾一北一南两个大城市台北、高雄,表现得最明显。台北的道路命名就堪称大陆版图的缩影,甚至街道名都大致按照大陆城市的位置来命名,于是长春街在台北市的东北部、宁夏路在西北部、昆明街在西南部、广州街在东南部。而在大陆,许多城市也有著以台湾各县市名称命名的街道,如武汉的台北路、青岛的高雄路、上海的基隆路、苏州的澎湖路、长春的新竹路、厦门的台北路、台中路、台南路……可谓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