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闻网1月5日电 据中国人民银行官网消息,2025年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1月3日至4日召开,总结2024年工作,分析当前形势,部署2025年工作。会议强调,要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择机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金融总量稳定增长。更好把握存量与增量的关系,注重盘活存量金融资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用好用足支持资本市场的两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探索常态化的制度安排,维护资本市场稳定运行。
2024年,中国人民银行持续推进金融改革开放,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其中,央行和香港金融管理局推出“三联通、三便利”金融举措,涉及金融市场互联互通、跨境资金便利化以及深化金融合作等多个方面,深化了内地和香港的金融合作。对于2025年的工作,央行强调,将有序扩大金融业高水平开放,巩固和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进一步增强人民币国际货币功能。
择机降准降息 保持流动性充裕
在货币政策方面,会议提出,要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择机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金融总量稳定增长,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更好把握存量与增量的关系,注重盘活存量金融资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
加大对科创金融支持力度
要完善金融“五篇大文章”顶层制度安排,统一统计制度,强化考核评价,聚焦国民经济重大战略、重点领域、薄弱环节,进一步增强金融支持的力度、可持续性和专业化水平。按照“聚焦重点、合理适度、有进有退”的原则,科学运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优化工具体系,加强与财政政策协同配合,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创新、促进消费的金融支持力度。积极拓宽融资渠道,支持企业通过债券、股权等市场融资,提升金融服务质效。
支持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会议强调,要充分发挥中央银行宏观审慎与金融稳定功能,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健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强化系统性金融风险研判,丰富宏观审慎政策工具箱。健全金融市场风险监测、评估、预警及应对机制,维护金融市场稳定。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支持中小银行风险处置。继续做好金融支持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化解工作。完善和加强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管理,支持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用好用足支持资本市场的两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探索常态化的制度安排,维护资本市场稳定运行。
推动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
金融改革开放方面,会议指出,要增强债券市场功能和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与统筹监管。有序扩大金融业高水平开放,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巩固和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守住开放条件下的金融安全底线。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一步增强人民币国际货币功能,发挥好货币互换、人民币清算行功能,推动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推动跨国公司资金池等跨境资金结算便利化政策提质增效,推进外商直接投资外汇管理改革。保持外汇储备稳健经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