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闻网1月6日电 香港报章1月6日就相关时事热点发表社评。
《大公报》发表社评:专业资格互认“常态化” 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超过200位香港工程师通过大湾区工程专业职称评价,成功取得内地相应工程专业的职称资格。此次成果具有两个重要意义:首先,体现制度机制创新,助力湾区发展提速。粤港澳大湾区经过5年多建设,已到了“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取得突破的关键时期。此次香港工程师获得专业职称评价,就是两地密切合作,推动制度创新的有力体现。有了这样的安排,未来进一步将职称评价机制“常态化”,并扩展到更多建造业相关专业,如测量、建筑等。其次,彰显内联外通优势,更好融入发展大局。香港的专业服务对接国际标准,具有很高的国际声誉。而此次成果之下,让香港专业界“内联外通”优势进一步彰显。
《文汇报》发表社评:加强宣传启德新地标 文体商旅结合持续营运
启德体育园主场馆5日首次进行测试赛,共举行17场大专体育协会的男女子7人榄球赛。
政府应看到,启德体育园不仅只是全运会比赛的重要场地、世界级体育设施,更是香港文旅消费时尚新地标,亦是香港大型体育设施可持续运营的试验地。政府可赋予政务司司长领导的“启德体育园跨部门领导小组”更多使命责任,前瞻布局、统筹协调、加强宣传、广为推介、完善交通,充分发挥启德体育园的引擎功能,带动相关行业、周边经济活跃。一是把握春节等传统旺季和将举办大型演唱会等机会,加大对港人及内地宣传力度。二是以鼓励政策,激励业界探索大型体育设施可持续营运新模式,实现体育商业比翼起飞、互促互进。
《香港商报》发表社评:藉体育盛事做大湾区旅游
港珠澳大桥香港段5日举办第二届半马拉松赛事,吸引约8000名本地及海内外跑手参与。大湾区要更好开拓“一程多站”旅游,可以体育为切入点,通过策划高水平的跨境体育赛事,拉动全区域的旅游经济发展。香港城郊风景优美,维港更是世界级美景,可是地理面积始终有限,若能以大湾区站位思考,当可跳出“一城一地”的局限。今年十五届全运会由粤港澳大湾区联合主办,乃香港首次参与承办,其中的一大亮点是田径马拉松及公路单车项目以跨境形式举行。以单车赛事为例,利用港珠澳大桥作为赛道,设计“通关查验前置+闭环管理”的模式,实现人、车、物等零接触、零延时、零等待的无感智慧通关。香港可以此次赛事通关模式为借鉴,日后不妨与珠海、澳门联合举办港珠澳大桥“全马”,让海内外跑手们不仅能领略港澳的中西文化荟萃,又能感受珠海海滨城市的休闲。(完)